《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教学设计
(2018-03-31 10:20:59)【知识与技能目标】
探讨古代诗人炼字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目标】
导练结合,赏析诗歌中诗人所炼之词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品味古代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的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工具: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中国诗坛,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是卢延让锤炼语言的真实写照。“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锤炼语言的一份感动;“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锤炼语言的铮铮誓言。
二、 回忆旧知,激发学趣
在我们熟悉的古代诗词中,有哪些锤炼语言的名句呢?学生随机回答。
三、 方法指津
【点拨释疑】
v
1、某联最具表现力的字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4、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5、诗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词好不好?为什么?
v
【教师点拨】明观点+释字义+描景象+点手法+析作用
四、 实战演练
(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教师明确】荒,荒凉;瘦,贫瘠。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 “瘦”二字,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地僻、田瘦的多重意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此联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二)
【教师明确】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五、
(一)聚焦动词、形容词
(二)追“彩”逐“色”,关注色彩词
(三)听听“叠词”效果
(四)掂掂“数量”之重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六、
真的猛士,敢于勇往直前。愿同学们在诗歌鉴赏的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