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2018-06-11 09:51:32)
分类: 2017年小课题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186

立项号

2017XKTXXYW037

课题名称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负责人

 

负责人

所在单位

长安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在深入进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教给阅读方法,培养做热爱阅读、喜欢思考的人显得尤为重要。 201712月,课题组确定了《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为了使课题研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自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高度重视,虚心学习,认真探索,结合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在师生中进行了深入宣传,开展了学习、设计、实践、研讨、检验、调研等方面研究工作,通过观察、反思、实践、总结,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工作能按照预定目标的方向顺利推进,现将前阶段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精心筹备,顺利开题。

1.问卷调查,摸清实际。

课题立项后,课题主持人周维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经过研讨制定调查问卷,分别对长安一小等4所学校的学生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对象为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家长。经过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发现80%的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能够主动的去阅读课外书籍,但是每天能保证一小时的阅读时间的学生只站17.5%,大部分学生阅读时间只有40分钟以下。97.5%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和丰富知识有很大帮助,但缺乏阅读技巧,不会做读书笔记。有60%的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和科幻故事,缺乏阅读名著意识。书籍的来源不足,大部分学生的书籍是家长购买的,但是多数是与所上年级学习有关的辅助资料书籍,名人名著书籍太少。再者,有40%的农村学生课内阅读兴趣不浓,课外阅读时间和量都无法达到,更谈不上摘抄,写心得体会,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第三,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方法指导,导致阅读速度慢,阅读能力差。第四,很多学生家长在家里也很少看书,同时很多家长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认为课外阅读会耽误学生“学习”时间。而且绝大多数家长工作繁重,根本没有阅读的习惯,所以无法给学生以正确熏陶,没能给孩子做好模范引领作用。

2.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

课题立项后,课题主持人周维积极围绕课题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会议,围绕问卷和成员确立研究目标、内容,根据成员的特点明确分工,主持人周维负责课题的组织、协调、管理等工作,由王瑾、吕慧对四个年段问卷进行数据汇总、梳理代表性问题,共同商讨,撰写年段调研报告;根据研究问题,组织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为顺利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经过认真梳理由周维撰写开题报告,王煜撰写中期报告。

3.搭建平台,进行论证。

为了达到学习交流、分享研究成果、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主持人周维还创建了QQ群,在群里组织大家进行学习,并动员大家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及时写下感悟和反思,以课题研究促进自身的提高。为了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还特聘课题指导专家进行指导,他们提出的科学合理的建议可操作性强,为我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立足实践,创新策略

为了积极探索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课题组通过听评课、聚焦学生阅读兴趣及参与度,适时捕捉生成点,探索培养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及时反思感悟、定时定期收集有关课题资料及时上传。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吕慧、李文娜、王瑾共围绕此课题上公开课6节,课题组成员在本校指导同行进行课题研究共10次,累计听评课30节,主要探索如下策略:

1.依据教材,超越模式:在听评课前,课题组成员按照“定向激趣—自读交流—感语要点—拓展实践”的基本流程。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上,进而推进由兴趣到阅读习惯的华丽转身。

  2.突破教材,超越文本:课堂上,倡导教师用“演读文本”、“课后实践”的策略为学生创设了阅读原著的高涨兴趣,积累了情感体验和写作素材,达到“优先阅读,以读促写”的目的。

  3.以生为本,平等“对话”:从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阅读示范课上处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发现和自我展示的平台,使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的信息交互通畅,实现了三者间的平等“对话”。

4.多形式读,关注过程:阅读是个过程,由阅读需求(期待)——阅读行为(体验)——指导实践(收获)几个环节组成。在设计课时,教师通过变换朗读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使学生获取不同的情感体验。最后,明白道理,增长见识,此法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5.故弄玄虚,激发兴趣。众所周知,阅读的广阔天地应在课外。王老师在《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结课时,以“欲知生活中严监生到底咋样,请看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一巧妙的引导,会令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到原著当中去。

6.巧妙插补,开阔天地。在课题实践课的探究中,巧妙插补也不失为激发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李文娜老师依据文本主题、嵌入课外文章,极大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当然,课内阅读教学是激发阅读兴趣的有力渠道,课外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也不容小觑,比如,环境熏陶式、家校联手式、成果展示式等。

三、创新活动,搭建平台

1.课题组成员均能发动所有教师,积极行动,创设阅读环境。建立班级图书角,制定借阅制度。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带到学校,相互传阅,交流讨论。长安一小等几所学校设立室外图书吧,为师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倡导师生把读书作为从教、学习的基础。杜曲中心和大兆中心小学等组织学生每周12次到阅览室阅读书籍。同时每周组织班干部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书籍,带到班级图书角,方便学生随时阅读。

2.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课题组的推动下,在学校的支持下,各学校所有班级都参与到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中来,通过经典诵读比赛,为学生创设了阅读环境、氛围,又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结合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题组借助学校组织的书香教师,读书之星、书香少年的评选活动,强有力地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进一步鼓励亲子阅读,学校还积极开展书香家庭的评选,将获奖教师、学生、家庭的照片制作成海报,在学校内展览,争取获得更大力度的认可和参与。

四、总结成果,适时运用

课题组教师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研究学生,钻研教材,思考创设有效的教学案例,进行课堂实践。

1.课题组完成各项成果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撰写《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中期报告。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各学校独特的教学模式。如长安一小的“课外阅读”教学观课议课活动,杜曲中心小学的“让孩子爱上阅读”观摩课活动。

2.课题组成员能积极协商研讨策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使课题研究更有针对性。依据问卷结果分析,针对学生阅读量不达标,缺少阅读的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和落实。

3.课题组成员通过阶段性研究,总结出了许多有效经验。周维老师撰写的《浅谈有效激发低段学生阅读兴趣之策略》,吕慧教师撰写的《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策略》、王瑾教师的《关于阅读兴趣的激发》、李文娜老师的《阅读策略浅谈》等经验性论文,对一线语文教师在培养和指导学生阅读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总结出更切合小学学生实际、更利于让师生接受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形成一系列的指导策略直接用于阅读课堂,同时在此基础上探讨合理可行的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有推广价值的阅读指导策略。

五、不断反思,巩固隐性成果。

半年来,课题组成员能不断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巩固隐性成果,积极探索有效教学途径,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增强,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1.通过研究,学生的知识体系通过课内外海量的阅读及自主吸纳养分逐渐建立起来,能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会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2.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学生进行阅读时能将自己的思想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道德情操得以熏陶,自身修养得到了提升。

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学生喜欢上了阅读,并能从广泛的书籍中汲取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进而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农村学生受其家长文化水平与生活环境影响,阅读兴趣的培养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学生进书店的机会极少,每年购买的书籍也就更少了。学生的阅读习惯难以坚持,阅读时间得不到保障,在农村出外打工的父母较多多,留在家里的孩子多半都有爷爷、奶奶照顾,在阅读上很难帮助孩子。

解决思路:召开家长,争取家长的支持,家校协力共抓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合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开展阅读活动,如利用学生弹性离校时间推荐学生阅读,中午营养餐后组织学生阅读,逐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能否按期结题

能按期结题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此栏请课题负责人填写指导专家对开题报告的指导意见)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4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