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民众智慧的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其中包括了泥塑。开展好泥塑活动不仅使学生从小了解、接触民间的文化艺术,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艺术审美的教育,而且能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我在给学生上泥塑课之前,带领学生先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陶艺发展的历史和现代陶艺的观念。看着一团丑陋的泥巴变成一件光彩夺目的泥塑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了创作和表现自己的欲望。告诉学生在泥塑课中,你们可以研究文学,探讨几何体,可以进入动物世界,可以与古人对话,可以塑造未来世界,可以奇思妙想,可以用泥捏成自己任意想捏的东西。一句话,你们可以用泥捏出自己的整个世界。这使学生都跃跃欲试,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想用泥塑造世界的兴趣,而且也大大的开拓了学生的创作思维,为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提供了空间。通过教学效果也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格言。
刚开始学泥塑的学生对泥塑了解甚少,需要进行一些入门训练,适当临摹一些作品会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教师要在其间穿插一定的讲解。因为学生的形象思维远远优于抽象思维,所以不应总以枯燥的语言讲解,而应教会学生如何去看,去比较。我采用了突破以往聋生做,老师教这样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了常见的“学生自学”的方法,让教师演示之前,先由学生看书自学,然后再师生讨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摒弃了以往学生过多依赖老师的学习形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进行泥塑创作时,与作品的成型一样。让我感受到了手工操作教学中技能、技法指导的重要性,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习惯,以及遇到问题进行探究的好习惯;再例如学生在创作活动中遇到确定不了主题时,忧郁不觉,这时教师一定给与帮助,正确引导学生确立制作内容选择适合自己作品的;通过艺术加工后的作品学生更觉得好看,更令人回味,从而更充分地体现了陶艺之美。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懂得要积极动用人身上的两大宝——双手和大脑。学生又动手来又动脑,领悟了劳动创造的愉快。同时也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作品,泥塑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玩泥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玩泥的各种技巧,而且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充分调动和发展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