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道院记》“原文”陆文圭(1252~1336)

标签:
历史旅游情感文化教育 |
《浙西道院记》
“原文”
陆文圭(1252~1336)
暨居大江之阴,东西南百里之近所统狭无监临隶属之烦,所处僻无将迎传送之劳所治简无争斗狱讼之嚣,古称浙西道院名者谓其清静简易无为化,如真仙隐士之所居窮林绝岛迥隔鹿凡不知其为官府之处也,江南道院十有馀所淮东南则如皋崇川江乐则当塗高安湖南北则臨武长林闽之临漳广之苍梧之皆是也,而暨独称於浙右浙水至钱塘分流左右其闻列郡十有五六唯暨最微。衆大不如杭奢廲不如苏富庶不如湖秀然暨独被善名者则以暨之俗非俗暨之民非湖秀之民也,昔者延陵公子崇退让之节於争夺之吴春秋嘉之實,启封於兹土而衣冠之岁隸刻猶存香火之祠绵不废,渊源渐有自来矣,人其境农樸而嗇力耕而奉公百工之器質而窳拙而不华,商贾裁通有无高资殖之家士大夫居处循礼好学而不奔競,人其官府官吏畏法而不私守职而能勤平且视事日晡而庭寂如水旁有老桧槎牙双立清风!肃然令人心醒道院之名不虚得矣,圃亭故有匾后迁之厅西已丑,张温夫人书又七十有七年,而郡人陆文圭为之记
陆文圭(1252~1336) [1] , 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
生平
南宋咸淳九年(1273),陆文圭参加乡试,以一篇《春秋》中式。当时由于战事紧急,元兵已下樊城、襄阳,陆文圭没有去应省试。南宋王朝灭亡以后,陆文圭就隐居在江阴东乡,学者们都称他为墙东先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陆文圭在吴县县学执教。
江苏江阴市澄江街道潘明山整理
注释:
延陵公子:指春秋时吴公子季札。相传吴王·寿梦有四子:诸樊(或称谒)、余祭、余眛(一作夷昧)、季札。
张温夫人:张温(?-191年11月5日),字伯慎。东汉末年南阳穰县人。官至司隶校尉、太尉,封互乡侯。
浙西道:浙江西道唐代后地方行政区名,浙江西道领长江以南,至新安江以北的原江南东道地,包括今天的苏南、上海和浙北。
百度上释义:
《浙西道院记》,这是一篇记述江阴古时地理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