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紫砂名家款识大全〔典藏〕款识年代表【转摘】2
(2018-08-03 10:27:13)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清早期
01.陈鸣远
02.鹤峯
03.壶隐
04.石霞山人
05.华凤翔
06.陈汉文
宜兴紫砂高手,传为陈鸣远弟,制器以精雅著称。
07.陈殷尚
08.金世衡
09.许龙文
10.郑宁侯
善摹古器,书法亦工。制壶胎薄而坚致,工整有样。
11.允礼
清圣祖康熙的第十七皇子爱新觉罗·允礼,雍正异母弟,封为果毅亲王,别号春和主人。
12.静远斋
果毅亲王,别号春和主人,康熙十七皇子爱新觉罗·允礼,雍正异母弟,为王公贵富中珍爱紫砂器之一人。其曾请壶工史继长制壶或署“静远斋制”、“静远斋史继长制”,每多佳器。
13.张君德
14.君德
15.杨继初
清雍正年间壶艺家
16.史继长
曾为果亲王制壶,每多佳器。
17.大清雍正年制
18.雍正年制
19.莲心
20.陈砥成
尝见“砥成”款紫砂器,制品时代风格与“砺成”相近,按古人命名习俗,砥成或砺成族兄。
21.陈砺成
雍正年间紫砂名工,传世多佳器。
22.凌万兴
23.史维高
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
24.徐飞龙
清雍正、乾隆时期著名紫砂壶大师,以汉方壶传世闻名。
25.陈次伟
康熙、乾隆年间宜兴人,虽有作品传世,但平生事迹不详,不过,从存世作品来看,其艺不凡,精捏造,尤善雕刻。
26.陈荫千
清乾隆时人,善制砂壶,紫砂史上的名家,他的作品造型多庄重大气、制作精良。
27.董行芳
28.方衡禄
29.郑荆玉
传器甚少,多为方器。
30.国瑞
清中期
01.瞿应绍
字陛着,号子冶,又号月壶,晚取号瞿甫,别署老冶、吉安,室名“毓秀堂”。一生制壶不少,多摹陈曼生之作。他在壶上画竹题诗,由友人邓奎(符生)篆刻。晚年创制月壶,人称“瞿壶”。曾与制壶名家杨彭年合作,壶柄上有“彭年”印记。
02.吉安
03.月壶
04.子冶
05.杨彭年
嘉庆时陈曼生属为制壶并画多款壶式与之,自此文人壶风大盛。兼善刻竹,刻锡亦佳。
06.二泉
与杨彭年同时有紫砂名家邵二泉,常为邵景南刻字。
07.大鹏
08.杨宝年
09.杨凤年
10.邵大亨
他的作品在清代时就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清晚期紫砂“八大家”(邵景南、邵大亨、邵大赦、邵友廷、何心舟、申锡、黄玉鳞、俞国良)之一。
11.邵友兰
常用“友兰”楷书款、“友兰秘制”方章款。
12.友兰
另,乾隆时期有紫砂名家杨友兰。
13.友兰秘制
14.邓奎
15.符生
16.惠逸公
约公元1766—1831年,清朝著名紫砂艺人。生于清雍乾年间,他大小壶兼制,以工巧闻名,可与惠孟臣相提并论。与孟臣相伯仲,世称“二惠”。
17.王南林
18.南林
19.陈曼生
20.阿曼陀室
21.邵二泉
22.杨友兰
23.云会
24.砸成
25.载铨
爱新觉罗·载铨,清宗室,满洲镶红旗人,封号定郡王。室名“行有恒堂”、“恒堂”、“世泽堂”。
26.行有恒堂
27.郭频迦
28.朱坚
29.石楳
30.亨慎
31.大清乾隆年制
32.孟侯
33.潘富鼎
乾隆年间著名紫砂壶艺人,所作多方壶,幷承制宫廷御品,但传世品甚少。
34.钱彭年
35.彭年
36.邵春元
37.邵圣和
38.邵玉亭
39.澹然斋
40.范述曾
41.葛子厚
约1760-1850,乾隆-道光。缪颂游宜兴时,子厚为其制壶。
42.潘大和
43.潘虔荣
44.菊轩
45.上富
46.少山
本为时大彬的字号,但传世大彬壶从未见“少山”名款。倒是从清代中期至民国时期,出现不少“少山”刻款紫砂壶,特别是利用曼生壶、子冶壶等经典造型,在壶上镌刻诗文然后落上“少山”款识,成为制壶时尚。用“少山”铭刻的紫砂器,其时间跨度之长、传世作品之多,绝非一人所为。
47.乾隆年制
48.冯彩霞
49.博雅居
50.范禄曾
紫砂名家,所制锡包壶善以浅刻岁寒三友及诗文为饰,特色鲜明。
51.邵旭茂
历史文献对其记载的资料是非常少,只知道其作品似陈用卿。
52.邵元祥
宜兴制壶艺人。
53.许伯俊
著名陶艺家,有《直身提梁大方壶》传世。
54.古泉
55.逸闲
56.魁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