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塞纳河畔的本尼科特》
81.5 x 100.7厘米 (31
1/16 x 39 5/8
署名和日期:克洛德·莫奈
芝加哥艺术馆,波特·帕尔默馆藏,
热门景点
1868年春,克洛德·莫奈、卡米尔•唐希尔及他们出生不久的儿子在巴黎城外的本尼科特生活了两个月,这幅油画是现今唯一保留的,莫奈那一时期的作品。他们当时住在本尼科特地区的水乡格劳顿的杜蒙家客栈里。埃米尔·左拉、保罗·塞尚等艺术家不久以前刚从此地度假回巴黎,给莫奈带来了切身的感受。那时莫奈的经济状况不佳,最终打动他们一家成行的主要原因是格老顿实惠的房租和殷勤的房东杜蒙太太。
学者们一般认为,左拉的热情推荐促成了莫奈一家的格劳顿之旅。事实上莫奈的圈子中对格劳顿痴迷向往的并非左拉一人。莫奈早期作品重要的支持者、向1868年的“沙龙”极力推荐莫奈的画作《从勒阿弗尔港出海的船只》的查尔斯·弗朗索瓦·道拜尼也对这里情有独钟,最爱把格劳顿作为他描绘的风景。
本尼科特和格劳顿位于鲁昂和巴黎的中间,从巴黎的圣拉扎尔车站搭乘至西北方向勒阿弗尔的火车,到塞纳河畔的博尼埃车站下车,改乘摆渡至伊尔河的斯特拉斯堡大岛,来到水湾地区的中心地段,过河对岸就是本尼科特和格劳顿。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是促成莫奈一家决定度假的原因之一。
那时莫奈以河为主题的画作还不多。前一个夏天,他画了描绘诺曼底海滩的风景画,除了海滩以外,他还画了当地的渔夫、以及衣着时尚的游客。
纪实性的创作
人们对画面的中偏左部分有颇多讨论,因为这部分看似简略甚至没有完成。莫奈用薄薄的颜料画出了格劳顿河堤。经X光分析发现,莫奈首先画了河水、天空和景色,然后再加入前景中的人物和树干(见图14.4)。画面上绿草如茵的河堤延伸到两棵树之间的水面及卡米尔的身后,与明快的天蓝色直接连接。莫奈又在河岸对面加了一、两个人物,画法随意。对比道拜尼的风景画,它们除了地点相同、构图细节类似之外,莫奈的画在光线、笔触、空间比例、以及人物设置的创新,突破了道拜尼的画法。
近年来经X光解析发现,卡米尔右侧模糊的头部轮廓不像是只有10个月大的婴孩,更像是成年人,也许还戴着贝雷帽。另一种可能是这个成年人抱着一个婴孩,婴孩头戴贝雷帽或抱着娃娃。人的肤色似乎可以从蓝色的河水部分看到(见图14.8)。
http://ww4/large/c096bd2cgw1evizzbt7ihj20r30kbwnb.jpg
因为没有草图作参照,我们不妨推测,莫奈在日臻完善想法的过程中重新描绘了这幅油画,既保留了最初的构思,也增加了新的形象。技术呈像分析虽然不能准确无误地显示画家在中间环节创作的具体形象,但是可以让我们洞悉到演变的整个过程。
http://ww4/large/c096bd2cgw1evj01rp7aaj20r20jwaj8.jpg
http://ww2/large/c096bd2cgw1evj02hwzpwj20r30keti4.jpg
莫奈没有描绘卡米尔的五官,仅仅勾画了侧脸的轮廓,临着河水,这种处理方法比描绘卡米尔身躯时更加前卫。有些学者认为这幅画也许没有画完就被搁置了,签名和日期是后来补上去的。在后期加工时,莫奈让卡米尔的脸部挡住客栈在水中的部分倒影(见图14.11),把她下巴的线条画得模糊,笔触简略,使脸部看起来似乎没有画完(见图14.12);而颈项后部有两条纵向的浅色线条,突显了她的的脖子(见图14.13),这是画家捕捉卡米尔侧影的独特角度。左边那条浅色的厚色块,看似一条装饰丝带,加上她粉红色、被夸大的耳朵,反应了莫奈用色块画出的卡米尔身影。卡米尔的形象近在咫尺,颠覆了人们遥想“水边丽人”这一主题的传统构想。
http://ww4/large/c096bd2cgw1evj031luwtj20r30k747z.jpg
http://ww4/large/c096bd2cgw1evj0449e6kj20r20hc7br.jpg
http://ww2/large/c096bd2cgw1evj04pbpvij20qv0p3qd1.jpg
对岸(格劳顿)
在对岸,正对着卡米尔的地方有两名衣着入时的女人,其中一个是侧影,戴着粉色的帽子,面前有一个小画架或者画板(见图14.14
http://ww3/large/c096bd2cgw1evj05ewvmcj20qy0gin5t.jpg
http://ww4/large/c096bd2cgw1evj08eyk57j20r30k5qav.jpg
http://ww3/large/c096bd2cgw1evj09cbuncj20r00jk47s.jpg
在两个女人的左侧,莫奈给我们呈现了一组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休闲与劳作的对比景象。棕色和白色的色块代表着正在饮水的母牛(见图14.17),与道拜尼于1859年在格劳顿创作的《在水一方》不谋而合(见图14.3)。蓝色的竖条是牧牛女,她的衣裙朴素单调,与河边衣帽考究的女人形成反差。左边有一条赭色的小船,由于树荫的影映和年久生锈,显得斑驳黯淡,倒影难辨,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真实生动。船上有一个女人面向船尾而坐,蓝衣粉帽,身披三角形披巾,由此可见她和对岸的两个女人相似,具有优越的社会地位,是到格劳顿来度假的游客。
http://ww4/large/c096bd2cgw1evj09ts2otj20r00g3qbx.jpg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1922.427
http://ww4/large/c096bd2cgw1evj0bji5nij20r20dgwkf.jpg
查尔斯·弗朗索瓦·道拜尼(法国,1817 – 1878)
长期以来人们最关注这幅画到底有没有完成。有些学者根据签名和日期、花草的画法,推测这幅画做过加工,签名是后来补上的(见图14.18)。在创作这幅画之前的那个夏天,莫奈完成了油画《花园中的女人》(见图14.19),这两幅画在签名比例以及花草的画法上都很相似。芝加哥的这幅一直没有被公诸于众,直到1889年举办莫奈-罗丹作品展时才第一次面世,但是这并不足以说明这幅画被修改过。与“未完成”之说相反,多元素、看似粗糙的画面也许正是画家的初衷,后来的改动表明莫奈动笔之前未曾完全决定画作内容,这幅画是他的随兴所至,原汁原味地反映了他的思想状态。
http://ww2/large/c096bd2cgw1evj0c2l97hj20r30i6128.jpg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1922.427
http://ww1/large/c096bd2cgw1evj0cmzz3sj20k30p94b9.jpg
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文化遗产
http://ww2/large/c096bd2cgw1evj0cx6qbkj20r30i678m.jpg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1922.427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1922.427
转载请注明出处@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在WeChat上找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输入“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或微信ID:ArtInstituteChicago,Artie期待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