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隋·越国公杨素墓

(2020-11-21 22:13:04)
标签:

历史

旅游

摄影

文化

分类: 历史名人的最终归宿
   9日,休假第四天,周一,早上送儿子去幼儿园后,独自出发。目标地点,华阴潼关的杨素墓,杨震墓,大荔县金龙寺塔,八鱼石墓等。时间紧任务重,先走高速直达潼关县,150多公里,车开的我发狂。
   华阴潼关这块古称弘农,是弘农杨氏的发源地。弘农杨氏,是中国的一大传奇家族。弘农杨氏,是杨姓的郡望之一,始自西汉丞相杨敞。杨敞玄孙杨震东汉光武帝时官居太尉,人送称号“关西孔子”。“四知”的典故,就来源于这位“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能继承震公遗风,且均官至太尉,是为东汉“四世三公”。另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代,也是世居高官。从“西晋三杨”;到北魏杨播兄弟,无不是一时显赫。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的朝代,隋朝的著名宰相,越国公杨素,其子杨玄感等,就是弘农杨氏的后人。即使隋朝灭亡后,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武则天之母杨氏,处处昭显着这个关西第一望族的无限辉煌。而宋代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更是令人可歌可泣!弘农杨氏文武双全,不但武的厉害,文的也涌现出不少才子大家,如杨修、杨炯、杨凝式、杨时、杨万里、杨大异。
    杨素墓位于潼关县亢家寨村。1967年群众取土时把墓道打开而发现的。出土墓志表明是杨素墓。清理墓室时因塌陷方而终止发掘并回填。如今地表没有任何痕迹,只有一块县文保碑指明这里是杨素墓遗址。虽说地表以没有任何遗存,就凭杨素这名气我也得来拜访一下。

隋·越国公杨素墓

   杨素(544—606年),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权臣、军事家、诗人,北魏谏议大夫杨暄的孙子,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的儿子。杨素出身士族,不拘小节。善于属文,工于草隶。北周时期,起家中外府(宇文护)记室、礼部下大夫、大都督,累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参加平齐之役,授上开府,改封成安县公。跟随上大将军王轨救援彭城,俘虏南陈主将吴明彻,袭爵临贞县公。随上柱国韦孝宽攻取淮南,交好随国公杨坚,参与平定尉迟迥和宇文胄,授大将军,册封清河郡公。隋朝建立后,升任御史大夫。开皇八年(588年),出任信州总管,率领水军参与灭亡陈朝,拜荆州总管,册封越国公,支持晋王杨广成为太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讨平汉王杨谅叛乱,拜尚书令、太师、司徒,册封楚公。大业二年(606年8月31日),杨素去世,时年六十三,获赠光禄大夫、太尉,谥号“景武”。
   据说杨素墓出土墓志收藏于潼关博物馆,博物馆位于潼关古城,想前去参观,可是潼关古城博物馆周围正在建设,道路封锁,无法到达。只能遗憾的放弃了。之后前往离杨素墓不远的杨震家族墓地。杨震家族墓位于华阴四知村,现在叫杨震廉政博物馆。到达后发现大门紧闭,不知什么原因以闭馆,很遗憾。
隋·越国公杨素墓

隋·越国公杨素墓

隋·越国公杨素墓

隋·越国公杨素墓

隋·越国公杨素墓

隋·越国公杨素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