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难点:交轨法破解折叠问题中多解问题

中考难点:交轨法破解折叠问题中多解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数学试题中频频出现一类折叠类多解问题,大多出现在填空题的压轴题的位置,往往也是全卷中最难的试题之一。
这类试题只所以成为学生的一个难点,大概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画不出图)学生习惯于静态图形,对于动态图形,不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看,想象不出图形,进而画不出图;
二是(不会算)有时虽然图形画出来两,因其综合性比较强,学生知识存在欠缺,不会算;有时虽然知道怎么算,但是不会巧算,造成计算量太大,没有信心算下去。
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交轨定位,代数计算(记住熟悉的基本构图法,快速口算:"眼中有角,心中有比")。
即:几何作图快速找到目标,代数计算精准定位。
1.(2019•襄州区模拟)在菱形ABCD中,∠B=60°,BC=2cm,M为AB的中点,N为BC上一动点(不与点B重合),将BMN沿直线MN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连接DE,CE,当CDE为等腰三角形时,线段BN的长为
【解析】通过画圆来确定折叠后某一特殊点的位置。
当ED=EC时
当ED=DC时,解法有两种
方法一:构造方程
方法二:利用相似(三角函数)
当CE=CD时,
综上所述,当CDE为等腰三角形时,线段BN的长为4/5cm或2cm;
2.(2019•吴兴区校级一模)如图矩形,AB=2BC=4,E是AB二等分点,直线l平行于直线EC,且直线l与直线EC之间的距离为2,点F在矩形ABCD边上,沿直线EF折叠矩形ABCD,使点A落在直线l上,则DF=______ .
【解析】当直线l在直线CE上方时,连接DE交直线l于M,只要证明DF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利用DF=√2DM解决问题,当直线l在直线EC下方时,由∠DEF1=∠BEF1=∠DF1E,得到DF1=DE,由此即可解决问题.故答案为2√2或4﹣2√2.
3.(2019秋•沈阳月考)如图,在RtABC中,∠C=90°,AC=12,BC=5,点D在斜边AB上,将ACD沿直线CD翻折,使得点A落在同一平面内的点A'处,当A′D平行于ABC的直角边时,AD的长为 _______.
【解析】当A′DBC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B=∠B,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D=AD,∠A′=∠A,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CE的长,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当A′DAC时,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D=A′D,AC=A′C,∠ACD=∠A′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C=∠ACD,于是得到∠A′DC=∠A′CD,推出A′D=A′C,于是得到AD=AC=12.综上可求得:AD的长为8或12;
4.(2019•河南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5,E,F分别是线段CD和线段BA延长线上的动点,沿直线EF折叠使点D的对应点D′落在BC上,连接AD′,DD′,当ADD′是以D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DE的长为 _______.
【解析】设DE=x,则CE=4﹣x,由折叠的性质得:D'E=DE=x,由矩形的性质得出CD=AB=4,AD=BC=5,∠C=90°,分两种情况:当DD'=AD=5时,由勾股定理得:CD'=3,在RtCD'E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当DD'=AD'时,作D'G⊥AD于G,则CD'=DG=AG=1/2AD=5/2,在RtCD'E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综上所述,当ADD′是以D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DE的长为 25/8或80/32.
5.(2019春•拱墅区校级期末)如图,矩形ABCD中,AB=6,BC=8,E是AD边上一点,接CE,将CDE沿CE翻折,点D的对应点是F,连接AF,当AEF是直角三角形时,则DE的值是 ______
【解析】分两种情况讨论:当∠AFE=90°时,易知点F在对角线AC上,设DE=x,则AE、EF均可用x表示,在RtAEF中利用勾股定理构造关于x的方程即可;当∠AEF=90°时,易知F点在BC上,且四边形EFCD是正方形,从而可知DE=DC.
故答案为:3或2.
6.(2019春•和平区期末)在ABC中,AB=AC,将ABC沿AC翻折得到AB′C,射线BA与射线CB′相交于点E,若AEB′是等腰三角形,则∠B的度数为______ .
【解析】分三种情形:当B′E=B′A时,如图1所示.当EB′=AE时,如图2所示.如图3中,当B′A=B′E时,分别构建方程求解即可.
总之,图形的折叠在几何上称为轴对称变换,根据轴对称性质,对称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是全等图形,根据对应关系,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所以关键会找等量关系。
在解决折叠问题时,一般是求线段和角度,要注意运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建立相应方程,还要注意位置变化从而引起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