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的人可别乱补,“清”才是你的任务!五味本草坊

分类: 中医 |
不知从何时起,想要在人堆儿里找到一个完完全全健康的人,竟成为了一件难事,偏偏,现代人还很任性,用着最贵的护肤品熬着最晚的夜,于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健康的身体万里挑一喽!
身体渐渐被掏空,怎么办呢?补!食补、药补,也不管是否适合自己就胡乱安排上了,结果有的人能回血,有的人却流了鼻血……,哎!听我一句劝,不是所有人都要疯狂进补的好吗?有的人是需要好好清清自己的,比如痰湿体质的人!
痰湿,光看名字就能猜出是个难缠的家伙,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而“湿”又分外湿和内湿!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的表现!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5gPk9QGTY0EIxVVjkwpSVypWKlXkAWuOoqDl54nPXsmco81ZqJpHSlvzG3ibItN5vCZHJqGhVeVRa6MxvLctgg/640?wx_fmt=png造成痰湿的原因有哪些?
寒湿侵袭
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久居湿地,湿邪侵袭人体,脾胃受困,水湿运化失职,聚湿成痰,痰湿蕴肺。
饮食不节
常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集体内。
先天禀赋
素体胃热,过食肥甘厚味,脾运不及,聚湿生痰。
年老久病
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减退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
缺乏运动
长期喜卧久坐少动,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呆滞,不能运化水湿,聚湿致痰湿内生。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5gPk9QGTY0EIxVVjkwpSVypWKlXkAWuOoqDl54nPXsmco81ZqJpHSlvzG3ibItN5vCZHJqGhVeVRa6MxvLctgg/640?wx_fmt=png痰湿体质的人有哪些症状?
舌象
舌体胖大,苔滑腻,厚,舌苔颜色发白或者黄色,舌边常有齿痕。
体形面色
体形肥胖,尤其是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容易出现浮肿,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睡觉时鼾声如雷。
口中与肢体的感觉
口中粘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容易出汗,汗粘腻,汗出后皮肤多凉,头身重困,经常感觉头昏昏沉沉,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易出现耳鸣。
感觉及睡眠
身体酸乏无力,慵懒,容易困倦。胸闷,痰多,容易出现肠胃不适,喜欢吃肥甘厚味。
大小便
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容易粘马桶,小便浑浊。
脉象
脉濡而滑。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5gPk9QGTY0EIxVVjkwpSVypWKlXkAWuOoqDl54nPXsmco81ZqJpHSlvzG3ibItN5vCZHJqGhVeVRa6MxvLctgg/640?wx_fmt=png痰湿体质该如何调理?痰湿体质的人不要轻易进补,如果进补,就跟火上浇油差不多,会越补越乱的,此时反而要清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吃点萝卜白菜,管住嘴,迈开腿,这样才是调理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然啦,想要化痰祛湿,中医里有一个方子很是有效,罗大伦博士也提到过,那就是温胆汤!具体方子如下:
温胆汤
茯苓三十克、法半夏六克、陈皮九克、炙甘草六克、竹茹六克、枳实六克。
如果是寒痰,身体总是觉得很冷,舌苔雪白,可以加入生姜五片,如果是痰热,比如舌质是红色的,舌苔粘腻,但是有点微微的黄色,则不必加生姜。
这个方子,可以熬水,然后把药汁兑入温水中,用来泡脚,每天泡两次,每次二十分钟,孕妇忌用。一般用五副左右,就可以获得效果。
在获效以后,如果舌苔变薄,不再厚腻,可以服用一两盒的香砂六君子丸,用来善后。
说到底啊,这个体质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所以,大家还是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少任性些,坚持体育运动和清淡饮食,才是真正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