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洪均生太极拳八法在正反圈中的运用

(2014-05-23 18:42:31)
标签:

健康

 

http://image64.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9/1113/35128535_3.png

作者:晁秀真   


    陈式太极拳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武术拳种之一,以其阴阳对立理论为指导的螺旋缠绕形式为突出特点。此拳外显潇洒飘逸轻灵而内涵沉稳雄浑厚重,因其有很强的技击性作用和强身健体功能而深受我国广大人民欢迎,并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国传播。但因此拳有很强的理论性,要学到一定层次或较高层次又绝非易事。洪均生拳法继承发展丰富了这一古老文化,在眼身步手方面要求更细更具体,学习起来更方便。基本功是练各种艺术的基本要求,陈式太极洪均生拳法的基本功法之一,就是手的正反旋单手圈,包括套路中手部的公转与自转,手、臂、肘、肩部的八法。在练正、反旋单手圈时,腰随之左右旋转,腿部的顺逆自转,亦锻炼了腰裆基本功。 

http://image64.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9/1113/35128535_4.jpg

作者拳照


一、正手圈:
    假定以右手练习为例(左手亦然)。路线如下:右手高齐右眼角,角度为胸前45°处,眼平视右前方。第一动,身左转,松肩沉肘到肘贴肋,小臂顺自转走外下弧线,手指上扬。如一路拳第三式六封四闭第一动作的侧掤。假如对方手在我手臂下,便为捋法,如六封四闭第三动作左转身捋法,我右手臂外侧为掤法。第二动,身仍左转,右手随身法的左转收到心口前,手指上扬,手心斜对心口。手部为掤法,肩、胯部为靠法。如拦擦衣第三动作的下半圈。应当知道,第二动作的左转,左肩左胯不准转大,左肩既要与左胯合住,更要与右胯合住。形成往右前进的力。第三动,身略左转一点立变右转,手顺缠随腰的左转往上托一点为挒法。如一路第29式上云手第三动。在右肩为靠法,在肘为肘法,在小臂外侧为挤法、右手为采法、按法。第四动,身仍右转,手继续走右前上弧线,手领肘、肘领肩回到原来的角度,为采法。如一路第六式白鹤亮翅的第二动作和第一金刚捣锥第三动作等。正手圈所走的路线如椭圆的鸡蛋,大头在外,小头在里。 
二、反手圈:
    假定仍以右手为例。路线如下:右手高齐右眼角,角度为胸前45°处,眼平视右前方。第一动,身左转,收肘齐乳,手指上扬,对方手在上方为掤法。如一路第八式初收第一动,对方手在下面为捋法,如再收第二动。第二动,身略左转立变右转,手随身的右转回到心口前,手指上扬,为掤法,肩部为靠法,肘部为肘法、臂部挤法,手部为按法。如庇身捶二、三动与一路第十四式十字手第二动作的右靠法,肩与胯部都不许转大,要合住。第三动,身继续右转,手变逆缠,沿腹部、胯部走外上弧线,为挤法,如一路第六十一式左进步挤第二动作,一路三十九式右转身蹬脚第二动,一路十字手的第一动右下挤法。第四动,身继续右转,小手指上挑,在胸右前继续走外上弧线回到原处,在手臂为挤法,在手为采法、按法。第四动与第一动转换处为按法、小挒法。如一路七十八式退步跨虎第三动。手走外上弧线时,一定要手领肘、肘领肩,不许亮肘。反手圈所走的路线如椭圆形鸡蛋,大头在里,小头在外。练习正反旋单手圈时,眼看固定方向,胸部不许超过45°,胯部可大于45°,但尾骨不能左右摆动,而是随着膝部的一提一落,形成一螺旋的小倒三角线路。
                                                                         

                                                                      (待续)

责任编辑:木子美美

戏说“太极十三式

众所周知:“太极十三式”即棚、捋、挤、按、採、挒、肘、靠(手上八法)、左顾右盼(眼的二法)、前进后退(腿的二法)、中定(指驱干一法)计十三。也可称为“太极十三式”虽十三,却包罗万象。正确、巧妙、适时、适度的转换运用,可根据对方的来势变换无穷的招式。

洪式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立体螺旋形的弧线运动,十三式在运用中随时都在相互转换,在弧线形运动中的十三式是无法界定各式之间的尺度的。

以捋法变挒法举例,只是前手抬高,旋转角度加大,这在运动中的变化就没有明确的界限,两种手法在同一弧线中无法界定哪一段为捋,哪一段为挒。况有的动作似捋非捋、似挒非挒。

洪式太极拳的基本功,正反两个单手圈就包括了手上的八法。洪师常教导说:“拳无定式,在实践中要,因敌变化,加加减减,死练活用”。如正手圈的回收动作:对方手在我小臂之上按我即是收棚,对方手在我小臂之下,即是捋或挒,继续走就可变为靠,只是正手圈的半个圈,就至少有四法。当然棚法和棚劲是无容置疑的,太极拳的棚劲即所谓内力,是遍布全身的,是太极拳的灵魂。手只能用于“棚、捋、挤、按、採、挒、肘” , 将“靠”并称为手上八法,有待细考。

眼的二法“左顾右盼”可否加右顾左盼,腿的二法“前进后退”可否加横移斜进,况又有踢、蹬、蹿、捭、扫、跺、套、衬八种用法.

李储功师兄给我讲解十三式“中定”一式时举例说:“跑步运动员在高速前进中身体是前倾的,也就是说要斜中有正,正中有斜”并立直了身体示范说:“这样能跑快吗?”使我明白了中定是在保持身体平衡下的中定,是一种动平衡,而非呆板的中定。

先师在三字经“教拳”一节中教导说:“解理明、戒唯心、细示范、莫囫囵”,并在注中提到:“应向学生详细讲明太极拳十三式基本规律改其变化,并在示范动作的同时,多做科学试验,使学者了然于心。”

洪式太极拳是一门极深的艺术学科,它在技击、健身、运动力学上的作用不可估量,十三式只是纲领性的基本规律学,它的内涵既粗且细,可渭变幻无穷,不可单纯的认为只有十三种式子。

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洪式太极拳已走出国门,洪均生先师的武学思想体系也以科学的面貌尽现在世人面前,被世人所公认,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洪均生的著作在其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做为后学,我们有责任将其弘扬光大,推向全人类。

太极心法
太极拳法意相连,招招式式细经研。守定中宫无极势,无形无象养真元。太虚太极吴有象,阴阳动静操做拳。
右传拳经十三势,今作简化续前源。开拳阴阳起太极,三阳上崩双仪环。太极吊球蕴玄机,双切腕法镇中原。
太极荡球掌前顾,十指采例左右悬。野马分鬃抱球起,球掩横肘肘齐肩。凤足点在虎足侧,托球掌藏腋下缘。
凤换虎足展龙姿,托掌前棚齐胸间。扶球手化塌掌下,左右三循龙在前。白鹤亮翅右虎坐,两手抱印脉合全。
上下翻飞切掌挑,少阴心经气脉圆。搂膝拗步虎坐宣,扶封掌持金肘悬。下行搂膝掌后移,上过听宫指前穿。
穿掌化按金钟响,转身横肘又同前。丁甲云封三才俱,左右搂膝虎龙幡。右进半步出丰步,手探昆琶动金弦。
断肘折肱擒拿闭,金锋掌法上下连。坠坐虎步身退还,倒卷肪法后做前。手足同展担山势,退行四步乘连环。
虎势右峙非等闲,右横金肘抱球圆。左腾虎步擒龙姿,左掌前棚正当先。搭手捋开龙换虎,回身挤手龙在煎。
撤手后坐换虎形,龙行虎按神气全。揽雀尾式左右展,左峙虎势球左悬。棚招挤按四法备,右棚左捋虎左还。
翻掌腕打并勾手,三阳刀至滚单鞭。左掌直撞金锋脉,手足同威顾三前。云手三环行三步,横虎横龙左右旋。
双掌云择摇身脊,勾云拿月金蛟剪。单鞭再接高探马,穿掌罩面气要圆。前穿右掌拦手刺,回收左掌护丹田。

洪均生宗师宗师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路演示图珍藏版

照片提供:晁秀真。设计:捷克 帕维尔考戴。图片修改:美国 杰瑞阿森诺。
出版:洪森、陈中华。尺寸:120x86 c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