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的前提是双方有共同认可的规则
(2024-02-29 08:39:00)| 分类: 杂谈 |
给学生讲数学题,为什么有的学生听不懂?
因为他们不清楚、没有掌握好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由此我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不讲道理?
讲道理的前提是双方有共同认可的规则,并且双方只会在这些共同认可的规则范围内讲道理。如果没有共同认可的规则,或在共同认可的规则范围之外,双方是讲不清楚道理的。
我们说一个人或一些人不讲道理,那是我们认为这个人或这些人不讲道理,事实是那个人或那些人只是不认可我们认可的规则。
你觉得他不讲道理,他也会认为你不讲道理,因为你们所认可的道理是不同的。
公理是所有的人都认可的理,但是,有真正意义上的公理吗?在一定的区域内,能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规则我们都会将其称之为公理。也就是说,几乎没有能得到普遍认可的公理。
规则是有应用范围的。
“秀才”认可的规则是社会正常运转时的规则,当社会不能正常运转的时候,“兵”不认可那些正常情况下的规则,他们相信暴力并会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因此,在社会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秀才”遇到“兵”的时候自然就会“有理讲不清”。
一位教师或长者,给一个不守规矩的人讲了一番道理之后,那个不守规矩的人幡然醒悟,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成功的教育故事的主要情景和结果。
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个成功的教育者不用这样的或类似的方法把其他的不守规矩的人也教育好?
被教育的那个人,接受并认可了教育者所讲的规则,教育就成功了;如果被教育者不接受、不认可教育者所讲的规则,教育就成功不了。
即使是一些我们认为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比如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有教育成功的时候。不过,棍棒教育出来的人,很有可能会认可棍棒教育,很有可能会认可以暴易暴,这也是我们不认可棍棒教育的根本原因。
日常生活中,我们愿意与那些能和我们说到一起的人交往。“能说到一起”的主要原因有一些共同认可的规则。玩不到一起,是因为没有共同认可的规则。
规则有其应用的范围,超出范围之外规则就不再有效了。
人之所以复杂,原因之一是人在处理问题时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等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有的人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在我们看来是矛盾的,但他们并不觉得矛盾。比如,有的人不尽赡养自己父母的义务,对自己的父母一点也不孝顺,但是,他们却会要求自己的儿女对自己百依百顺,他们的儿女对他们稍有不从他们就会大会雷霆。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实际上也是一种“双标”,不过这样的“双标”与有些令人恶心的人所持的“双标”不同,人们对这样的“双标”会赞不绝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