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全国2卷高考数学试卷点评

(2019-06-27 17:40:11)
分类: 教学随笔

2019年高考全国数学2卷紧扣教材,遵循了考试大纲的要求,突出了主干知识。试卷总的结构和分值的分布保持稳定,试卷难度结构合理,大多数试题容易上手,个别试题有创新,也有一定的难度,整个试题有良好的区分度。

2019年高考全国数学2卷,与2017年和2018年相比较,试题整体难度介于两者之间,个别题目有相当的难度,这是预料之中的事;试卷最明显的变化是解答题的排列顺序,变化幅度之大是以前任何一年都没有的。立体几何位置提前到第17题,题目难度有一定下降;数列有一道解答题,并且位置放在了第19题,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变化,但该题难度不大,只要掌握基本知识和方法就可以完整地解答;将传统的解析几何综合题和函数综合题的位置作了调整,试题考察的重点也与以往这两道题有所不同。

在知识点的考察上,重点仍是传统的内容。三角(第91015题,共15分)、数列(第19题,12分)、立体几何(第71617题,共22分)、解析几何(第81121题,共22分)、函数与导数(第6121520题,共27分),对这些知识的覆盖是比较全面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双比较常规。

今年的全国2卷没有考察程序框图、线性规划、二项式、三视图、定积分、统计图表、随机事件的分布列及期望、独立性检验和回归分析等内容,其中程序框图、线性规划、二项式、三视图、定积分等内容在即将到来新教材中被删除,这一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也是知道的,但在复习时我们还是不敢把它们从复习的范围中山删除掉。

整个试卷文字表述量明显加大,试卷有5页,这是多年来高考没有过的情况,也是我们历次模拟考试没有过的情况。

试卷坚持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将对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的考查贯穿其中;注重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第18题),适度地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第16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果(如第4题)融于数学试题之中。

大多数题目的处理方法比较常规,只要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问题解决过程应该是比较顺利的,如选择填空题中的第123567891012131415题,解答题只是题目呈现的顺序变化比较大,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和难度较之以往没有太大的变化。

有一些题目的处理方法比较多,且不同方法间的差异较大,如第11题,第16题,第21题。

18题的试题背景值得思考,理论上这样的背景与学生的日常活动密切相关,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此题是近些年高考指挥棒为倡导素质教育给出的明显的信号,学生应该去做一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要注意对规则的学习和研究。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仅仅在教室里和书本上。

命题有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如第4题,第16题,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第20题考查了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切线的知识,没有考察极值、最值等常见问题,也没有考查我们常用的构造函数、分离常数等方法;第22题,虽是常规方法,但与平时见到的多数题有一定的区别;第22题用极坐标的知识和方法直接处理比较方便,若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再处理反倒麻烦了,这样的问题处理方法在我们以后的复习中要给以足够的重视。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在今年高考复习过程中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5题,第13题,都给人以中考试题的感觉。

变化是永恒的,高考试题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位,死记硬背、照搬照套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