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有一个学生问我:“一张高考(数学)试卷多长时间答完合适?”我说:“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考试的时间是固定的,答题只能在考试规定的时间内,所以就不存在多长时间答完考试题的问题。很少有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高考题做完,我们能做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自己会做的题做好、不要出错就行了。高考中的有些题很难很难,即使再给你延长两个小时你可能也做不出来。”
对高考(数学)试题的正确认识很有必要,对于学生高考很有指导意义。对于全省几十万、全国几百万的考生来说,如何能区分出哪些人数学知识掌握得好、哪些人数学知识掌握得一般,如果出的题相当多的人都能做完、做对,这些人将会都是满分,那么谁的水平更高一些就不好区分了,就不利于高考录取。要想把考生们的数学学习水平区分出来,只有用绝大多数的人都不能在规定的两小时内做完的试题才行。
如果我们要测一大群人的体能,比如耐力,怎样做合适?让这些人跑一千米的距离,结果大家几乎都跑完了,我们就没有办法区分出来谁的耐力好一些;让大家沿着一条很长很长的路一直跑,跑不动了就停下来,谁跑得远谁的耐力就好,这样做就能很清楚地区分出来大家的耐力,但这样做不好操作,成本太大,好的办法是找一段长度估计很少有人能跑完的路(比如十千米)让大家跑,这样也能区分出来大家的耐力。这样的测试是否合理?人的耐力是不是只能用长跑来测试?能不能根据一个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的表现来确定这个人的耐力水平?这样做肯定不适合所有人,但对于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测试结果是可信的、是有效的。
高考就是与此类似的测试。能在两个小时内把高考数学题做完、做对的学生,除了数学的功底非常好之外,考试的时候运气也要特别好才行,对于综合问题的解答,第一次想到的解法全部都是最为简单快捷的成功方法,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不全是运气的成分,与其平时对问题准确的判断不能说没有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