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在不等式中的人生道理(一)
(2017-01-07 16:37:05)分类: 教学随笔 |
高中数学课本上有这样一道练习题:甲、乙两人总是相约去市场买粮食,粮价在变动.甲每次买粮用的钱一样多,乙每次买的粮一样多,问甲、乙两人买粮食的方法哪一种更划算?
因为甲、乙两人总是相约一起去市场买粮食,所以每次买粮食的价格是相等的.粮价在变动,我们设他们买粮食时的粮价依次是x1,x2,…,xn,x1,x2,…,xn中至少有两个数不相等;设甲每次买1单位货币的粮食,乙每次买1单位质量的粮食,则甲买粮食的平均价为x1,x2,…,xn的调和平均数;乙买粮食的平均价为x1,x2,…,xn的算术平均数,由平均数不等式的知识知道,调和平均数不大于算术平均数,因为x1,x2,…,xn中至少有两个数不相等,所以调和平均数小于算术平均数,即甲买粮食的平均价要比乙买粮食的平均价低,所以说甲买粮食的方法划算.
数学问题解决了,但思考没有结束,教育没有结束.
甲买东西的方式是穷人的方式.穷人买东西时量入为出,有多少钱买多少东西,当然钱也不会太多,东西便宜了就多买点,贵了就少买点,甚至不买;以粮食为例,粮食贵高了就少买一点,不够吃就吃稀一点,粮食便宜了就多买一点,可以稍微吃的好一点.
乙买东西的方式是富人的方式.富人买东西时按需要购买,不管东西的便宜贵贱,需要多少就买多少,贵了他不少买,便宜了他也不多买.同样以粮食为例,不论粮价如何变动,富人不会饿肚子的.
数学知识告诉我们,如果粮食的价格在波动,相对来讲穷人的生存成本要低一些,天道很公平,天佑穷人.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不愿意做穷人,因为穷人很难满足他们生活上的需要.
对于生长于物质生活丰富的新生一代,讲这些道理很有必要,很有教育意义,比起简单的说教效果要好很多.
最后,我说:如果你不想当穷人,你目前可以做的就是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