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我常说一句话:“聪明人都是懒人”,当然我说此话时是有情景的,不是乱说话的。我们说话时都有一个默认的情景,有前言有后语,如果只是听其中一句话就容易产生误解,甚至能得到与所要表达意思相悖的结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断章取义。默认的语言情景是当时在场的人都能理解和认可的,而不在场的人难以理解和认可,所以书面表达时要交待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作为铺垫,语言也要严密,这一点在数学的教学中表现的特别明显。讲评作业时常能看到学生的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或省略语句中的一些必要的成分,而平时上课就是这样说的,学生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师能这样说而我不能这样写?我说,很简单,因为我上课时是边说边写,有“伴奏带”,而你的作业中没有,所以就会出现表达不清楚的现象,判断你是否表达清楚了的办法也很简单,你把作业交给旁边的同学,他能看明白的话你基本上就表达清楚了,他要是看不明白,你肯定没有表达清楚,在他看的时候你不要作任何解释。
回到我要说的主题上来,我说的聪明人都是懒人,是说学生在做作业或练习题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步骤,多一个步骤都不要,多一步演算都不要,要做到这一点,应该在做完作业或练习后再看看自己做的,看看哪些步骤是多余的?哪些步骤可以简化?问题是不是还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来处理?直到我们作题时多一个符号都不写,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但我们的确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
多一点都不做,这不是懒的表现吗?不是,这是聪明的表现,聪明人总是用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在回报一定的情况下,少付出一点就是最好的,前提是要把事情做好。
过去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讲到节约时总是说类似于穿有补丁的衣服、不穿名牌衣服等话题,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听,效果很差。那么什么是节约?节约就是在满足自己要求的条件下消耗最少的物质财富,社会发展了,我们不需要穿打补丁的衣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什么不穿名牌衣服?
只要不追求超越了自己能力的事,就没有什么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