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殊菩萨:诸佛皆从念佛而生
(2024-11-14 08:33:43)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文殊菩萨:诸佛皆从念佛而生作者:了悟子
文殊菩萨:诸佛皆从念佛而生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
台;后遂往谒。大历五年,到五台县,遥见白光;循光往寻,至大圣竹林寺。师入寺,至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据师子座,说深妙法。师礼二圣,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
文殊告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师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师顶,为授记莂:“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师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此系法照大师,亲到竹林圣寺,蒙二大圣所开示者。
五台,乃文殊应化之道场;文殊菩萨乃七佛之师,自言:“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密,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过去诸佛,尚由念佛而生,何况末法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藐视念佛,而不肯修!意欲一超直入如来地,而不知欲步五祖戒、草堂清之后尘(转世为人),尚不能得!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若不深切力修,
或致错会六祖之意, 则无益而有过矣。净土法门三根普被。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我辈既不能断惑证真,
仗自力了生死。若再不以念佛求生净土为志事, 则纵有所修, 皆归人天福报。欲了生死,
当在驴年(十二属相中无驴年,意为永不可能)!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文殊示诸佛皆从念佛生
印光大师
文殊乃七佛之师。自言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过去诸佛,尚由念佛而生。况末法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藐视念佛,而不肯修,意欲一超直入如来地,而不知欲步五祖戒、草堂清、之后尘,尚不能得乎。禅宗自梁发源,其教人亲见自性之法语,虽高超玄妙,犹有文义。六祖后,南岳、青原、二祖,遂用机锋转语,唯恐人以解义为悟,而不能实证,故以此法,杜妄充悟道之弊。而其参究工夫,大非易易,多有数十年尚未彻了者。赵州八十,尚南北参叩,故云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可知此种大根行人,尚如是之勤劳,况根性下劣者乎、至宋而禅道仍大兴,则实证者盖寥寥矣。
莲宗四祖亲见文殊示以念佛
印光大师
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年,到五台县,遥见白光,循光往寻,至大圣竹林寺。师入寺,至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据师子座,说深妙法。师礼二圣,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纲。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师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师顶,为授记曰: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师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此系法造大师,亲到竹林圣寺,蒙二大圣所开示者。清凉旧志,被无知禅僧,将所开示,改作禅语,殊可痛恨。近修之志,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录。不标清凉志者,恐不知者,以旧志阅之,则反为疑谤。瞎正法眼,断人善根,罪莫大焉。
龙树菩萨谈愿力
(敬录《大智度论》卷七 )
龙树菩萨造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释初品中佛世界愿
[经]愿受无量诸佛世界。
[论]诸菩萨见诸佛世界无量严净,发种种愿。有佛世界都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者;菩萨见已,自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亦当如是。”有佛世界七宝庄严,昼夜常有清净光明,无有日月;便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常有严净光明,亦当如是。”有佛世界一切众生皆行十善,有大智慧,衣被饮食,应念而至;便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中众生,衣被饮食,亦当如是。”有佛世界纯诸菩萨,如佛色身三十二相,光明彻照,乃至无有声闻、辟支佛名,亦无女人;一切皆行深妙佛道,游至十方,教化一切;便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中众生,亦当如是。如是等无量佛世界种种严净,愿皆得之!”以是故,名愿受无量诸佛世界。
问曰:“诸菩萨行业清净,自得净报,何以要须立愿然后得之?譬如田家得榖,岂复待愿?”
复次,庄严佛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净世界愿,亦复如是,福德如牛,愿如御者。”
问曰:“若不作愿,不得福耶?”
问曰:“若作愿得报,如人作十恶,不愿地狱,亦不应得地狱报?”
问曰:“如泥梨品中,谤般若波罗蜜罪,此间劫尽,复至他方泥梨中。何以言最大罪受地狱中一劫报?”
觉明妙行菩萨谈愿力
摘自《西方确指》
觉明妙行菩萨将显净土法门,而说偈言:
“诸佛之法要,微密不思议。牟尼大慈父,悲悯诸众生,
更以异方便,显示安乐刹,令发愿往生,横截诸恶趣。
由佛阿弥陀,大愿摄群品,闻名能受持,决定生无惑。
若有大力人,专念心常一,成就深三昧,现前亦见佛。”
菩萨示偈曰:
“八德池中莲已种,果然一念甚宏深。
滋培虽藉如来力,长养全凭决定心。”
又喻诸人曰:“此土有发愿往生者,彼土即生莲花。故作是语,汝等应生深信,发愿往生。”
菩萨曰:“净土一门,能广摄群品。汝问修持,当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便得一了百了。汝无再惑。”
菩萨曰:“所示净土一门,真诸佛心宗,人天径路。今汝等虽求往生,若发愿不切,如入海而不获宝珠,徒劳无益也。我昔于晋明帝时,受贫子身,为贫苦故,乃发大愿云:‘我以夙业,受此苦报。若我今日不得见阿弥陀佛,生极乐国,成就一切功德者,纵令丧身,终不退息。’誓已,七日七夜,专精忆念,便得心开。见阿弥陀佛相好光明,遍十方世界。我于佛前,亲蒙授记。后至七十五而坐脱,竟生极乐。”
后一篇:[转载]延德法师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