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与众生的关系
(2024-04-11 08:55:38)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与众生的关系作者:了悟子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与众生的关系
念佛必定见佛
慈善根力的无作妙用,能顺应众生的需要,表现为众生救苦救难的神奇现象。这不是凡夫所认知的境界,只能说是不可思议又不可思议,大不可思议而已。
西方极乐世界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心所成就的。他具有无尽的庄严,天亲菩萨概述为三类二十九种庄严,依报庄严、正报庄严。正报庄严包括佛的庄严和菩萨的庄严。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心所成就。所以有苦难的众生才有阿弥陀佛,离开了众生就不会有阿弥陀佛。而这种大慈悲心是一切众生本具,但被我们的无明烦恼完全遮盖住了。阿弥陀佛成就的四十八大愿已传达给我们,我们就要借果地上这种慈善根力,把我们众生自己的大悲心愿显发出来。为什么我们对四十八大愿感到那么隔膜,就在于我们众生的分别执着心太重,就不能理解四十八大愿从实相、从不二的心法称性流现出来的这种理念、这种境界、这种慈悲。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与众生是父子关系(一)
所以佛常常讲,他与众生什么关系?“佛视一切众生等同一子,如罗睺罗(释迦牟尼佛的独生子)。”佛看我们就像他亲生的儿女一样,佛所积累的所有功德财富,是无条件赐给我们的。我们在法界的因缘当中,确实是一种天然的父子关系。“我念弥陀佛念我,天真父子两相投”,既然是父子关系,我们就要接纳阿弥陀佛及其为我所做的一切功德。因为阿弥陀佛的发心就是无条件给我们的。所以我们只要点头承认是阿弥陀佛的儿子,愿意接纳,我们当下就获得大富贵、大安乐、大靠山。否则就还是一个流浪三界的穷子,可怜无助。
【往昔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就有这种父子关系;《法华经》上十六王子,释迦世尊同阿弥陀佛当时都是兄弟】
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就有父子关系;而文殊、普贤、观音、势至曾经就是兄弟。
法华经上十六位王子,释迦世尊同阿弥陀佛当时又都是兄弟,他们父子兄弟荷担如来家业,累生累劫都在一起行菩萨道,最后都成佛了。然后,他们又以菩萨身份乘愿再来倒驾慈航,度化苦恼众生,又有无以数计的佛子信众,发菩提心,同修菩萨道,直到十方三世一切有情众生,毕竟离苦究竟得乐时,佛陀才能休息、安住常寂光。
大安法师
何以故?是由于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把他在佛地上的圆满功德,全体地通过这六字洪名恩赐给我们。我们只要相信了阿弥陀佛,只要建立了跟阿弥陀佛的父子关系,阿弥陀佛无量劫以来所积累的一切福德、善根、智慧,就全都属于我们做子女的了,你念佛就有继承佛功德的合法资格了。所以往生净土一法的正行,就是信愿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是正行,是往生正因。
除了这个正因之外,修行其他的经咒、其他法门能不能往生呢?也可以往生,但是必须要回向净土才能往生。既然是回向往生,它就比较迂曲,走了一些弯路,甚至走这个弯路你弯不过来的话,那也很难往生。
所以在我们选择法门的时候,一定要一开始就走在正路上,而不要走在田间小路上,而且歧路很多。所以对于一些经咒,我们也不能说人家不好,但如果你要想当生了生脱死,解决轮回苦难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是千经万论齐宣共指,一代时教处处劝勉,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人人向往,如众星拱月,是一代时教核心当中的核心。
华严会上全是法身大士,普贤菩萨尚以十大愿王导归西方极乐世界。五逆十恶的罪人信愿持名都能往生,所以说它是九法界众生共同修行的法门,我们一定不要错过。你就选择这个法门一门深入,死心念佛,不换题目,其他的东西你都可以放下,你就走这一条路就对了!
《法华经》云: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无边刹海海含空,海空全是莲花宫。
莲宫周遍遍空海,空海独露弥陀容。
阿弥陀佛不生灭,难觅难拈水中月。
绝非离句如是身,如是感通如是说。
我与弥陀本不二,背觉合尘忽成异。
从今扫尽空有见,父子天然两相值。
誓修三福勤六念,身口意业无瑕玷。
我今以此念弥陀, 不见弥陀终不厌。
——念佛心要颂 (宋)草庵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一法,乃以如来万德洪名为缘,即此万德洪名,乃如来果地所证之无上觉道。由其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如蜾蠃之祝螟蛉,久则化之。即生作佛,转凡成圣,其功能力用,超过一代时教、一切法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