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的减法教学设计

§2.2 向量的减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相反向量的含义,向量减法的意义及减法法则. 2.掌握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3.能熟练地进行向量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向量减法的概念和向量减法的作图法. 2.难点:减法运算时方向的确定. 三、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
A.→ 答案 A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0
C.→-→=→ 答案 C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______. 答案 0 4.已知→=a,→=b,若|→|=12,|→|=5,且∠AOB=90°,则|a-b|=________. 答案 13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 向量的减法 思考1 a的相反向量是什么?-a的相反向量是什么?零向量的相反向量是什么? 思考2 我们知道,在数的运算中,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向量的减法是否也有类似的法则?如何理解向量的减法呢?
思考3 向量a加上向量b的相反向量,叫作a与b的差向量,求两个向量的差的运算叫作向量的减法,对于向量a,b,
c,若a+c=b,则c等于什么? 探究二 向量减法的法则
思考2 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是什么? 思考3 请你利用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作出上述向量a与b的差向量a-b?若a+b=c+d,则a-c=d-b成立吗? 探究三 |a-b|与|a|、|b|之间的关系 思考1 若a与b共线,怎样作出a-b? 思考2 通过上面的作图,探究|a-b|与|a|、|b|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例题精讲
解 如图所示,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a,→=b,→=c,→=d.
则→=a-b,→=c-d. 方法小结 根据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需要选点平移作出两个同起点的向量. 例2 化简下列式子: (1)→-→-→-→; (2)(→-→)-(→-→). 解 (1)原式=→+→-→=→+→=→-→=0. (2)原式=→-→-→+→=(→-→)+(→-→) =→+→=→-→=0. 方法小结 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的内容是:两向量相减,表示两向量起点的字母必须相同,这样两向量的差向量以减向量的终点字母为起点,以被减向量的终点字母为终点.
例3 解 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我们知道→=a+b; 同样,由向量的减法,知→=→-→=a-b. 方法小结 (1)用已知向量表示其他向量时,关键是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及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2)用几个基本向量表示其他向量的一般步骤为: 观察待表示的向量位置;寻找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运用法则找关系,化简得结果. (四)当堂检测
2 化简:(1)(→-→)-(→-→); (2)(→+→+→)-(→-→-→).
解 (1)
3 解 b+c-a=→. (五)课堂小结: 2.在用三角形法则作向量减法时,要注意“差向量连接两向量的终点,箭头指向被减向量”.解题时要结合图形,准确判断,防止混淆. 3.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邻边AB、AD分别表示向量→=a,→=b,则两条对角线表示的向量为→=a+b,→=b-a,→=a-b,这一结论在以后应用非常广泛,应该加强理解并掌握. (六)作业: (七)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