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色秋韵——赏银杏(诗配画)

(2016-11-24 09:00:00)
标签:

诗歌

图片

杂谈

http://s13/mw690/003wy7mzzy76w7u0siwec&690

 


http://s6/mw690/003wy7mzzy76w7w43qt75&690

 

秋色秋韵

——

 

 

http://s14/mw690/003wy7mzzy76w7QgCV74d&690

 

   银杏树为古老的树种,又名白果树,古称:平仲、文杏、蒲扇、鸭脚树、公孙树

 

 http://s11/mw690/003wy7mzzy76wg6I7Ro0a&690

 

 

   2亿5千多年前侏罗纪恐龙掌控地球时,银杏已经是最繁盛的植物之一。地球生命历经千亿年的变动,尤其是第四世纪冰川覆盖之后,只有银杏仍保持它最原始的面貌,在生物演化学史上被称为“活化石”。

  


http://s15/mw690/003wy7mzzy76wg6N9GS5e&690

 

 

   银杏树叶、果实、种子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临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http://s12/mw690/003wy7mzzy76wg7f2dB4b&690

 


http://s14/mw690/003wy7mzzy76wg8BTLDbd&690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初唐)沈佺《夜宿七盘岭》

 


http://s11/mw690/003wy7mzzy76wg9IHl8fa&690

 

 

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当做人间雨。

——(唐)王维《辋川二十咏·文杏馆》

 


http://s14/mw690/003wy7mzzy76wg9V3l3ed&690

 

 

上国社方见,此乡秋不归。为矜皇后舞,犹著羽人衣。

拂水斜纹乱,衔花片影微。卢家文杏好,试近莫愁飞。

——(唐)李商隐越燕二首

 


http://s2/mw690/003wy7mzzy76wga0EPDc1&690

 

   宋代银杏大批移植到长江以北,直至黄河流域各地。《本草纲目》记载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

 

 http://s7/mw690/003wy7mzzy76wggTtuS36&690

 

 

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

致远有余力,好奇自贤侯。因令江上根,结实夷门秋。

始摘才三四,金奁献凝旒。公卿不及议,天子百金酬。

岁久子渐多,累累枝上稠。主人名好客,赠我比珠投。

博望昔所徙,蒲萄安石榴。想其初来时,厥价与此侔。

今已遍中国,篱根及墙头。物性久虽在,人情逐时流。

惟当记其始,後世知来由。是亦史官法,岂徒续君讴

——(宋)欧阳修《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

 


http://s12/mw690/003wy7mzzy76wgi1Nh1fb&690

 

 

   欧阳修曾得诗友梅尧臣寄赠“鸭脚百个”,如获至宝,思绪万千,欣然提笔写诗相赠,抒发千里送鹅毛,物轻情意重,君子之交的诚挚情谊:

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问予得之谁,诗老远且贫。

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

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

物贱以人贵,人贤弃而沦。

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殷勤

——(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

 


http://s15/mw690/003wy7mzzy76wgihUWGae&690

 

 

梅尧臣收到好友赠诗,依相同韵脚作诗答谢:

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

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

虽少未为贵,亦以知我贫。

至交不变旧,佳果幸及新。

穷坑我易满,分饷犹奉亲。

计料失广大,琐屑且沉沦。

何用报珠玉,千里来殷懃。

——(宋)梅尧臣《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

 


http://s2/mw690/003wy7mzzy76wginFwBf1&690

 


http://s9/mw690/003wy7mzzy76wgjmCqQ98&690

 

   宋代诗人苏东坡在河南净居寺筑台读书时,非常喜爱唐代道案、定易二人合栽的一棵银杏树,在银杏盛果时写道:

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

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

   诗人视银杏树为擎天柱,比喻银杏种子为自己的文章。表达了对银杏一树擎天的敬慕之情和审美情趣。该树记录了唐宋名家苏东坡、名僧道岸和定易读书处。又有诗为证,集历史名僧、名家、名诗于一树。

 


http://s7/mw690/003wy7mzzy76x4urZiu36&690

 

 

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

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作金桃。

——(宋)杨万里《烤银杏》

 


http://s14/mw690/003wy7mzzy76x4uB2e9ed&690

 

 

儿时同客水中蟹,鸭脚林间索诗债。

只今白发共青灯,一尊浊酒话平生。

我才不及君才美,毛款负君真差事。

见说君家千里驹,看渠高大君门闾。

——(宋)杨万里《赠高德顺》

 


http://s12/mw690/003wy7mzzy76x4uL94D6b&690

 

 

龙兴寺里青云干,后土祠中白雪葩。

五百年间城郭改,空留鸭脚伴琼花。

——(宋)晁补之扬州杂咏七首之六

 


http://s1/mw690/003wy7mzzy76x4uRT9e10&690

 

藉甚宣城郡,风流数贡毛。

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

——(宋)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之一

 

 

http://s5/mw690/003wy7mzzy76x4QnbHmf4&690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不飣栗与梨,犹能烹鸭脚。

——(宋)陆游听雪为客置茶果

 

 

http://s4/mw690/003wy7mzzy76x4GuPrZ03&690

 

 

鸭脚叶黄乌臼丹,草烟小店风雨寒。

荒年人家鸡黍迮,芋羹豆饭供时节。

——(宋)陆游十月旦日至近村

 


http://s10/mw690/003wy7mzzy76x4Hvu0F19&690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宋)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

   南宋女词人在她的词中,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赋予银杏以人的品格,以双银杏比喻自己和丈夫。

 


http://s14/mw690/003wy7mzzy76x4HApWdcd&690

 

 

秋日山居好,清凉雁过初。鸡头消暑夕,鸭脚待霜余。

莫净蜃虻远,瓜香蚤蚁除。小园新雨过,菜甲自删锄。

——(宋)舒岳祥《秋日山居好十首》

 


http://s9/mw690/003wy7mzzy76x4HWMiIe8&690

 

 

读书瞪视眼花乱,力穑作劳足茧休。

尊俎风流容鸭脚,语言滋味许鸿头。

芦根系艇谁敲火,木末开扉独揽秋。

壮日貂裘无恙不,浩歌聊为解牢愁。

——(宋)《揽秋》

 

 
http://s8/mw690/003wy7mzzy76x4I1SPtc7&690

 

 

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

城中朱门韩林宅,清风明月吹帘笙。

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破壳玻璃明。

——(宋)张无尽咏银杏

 

 

http://s2/mw690/003wy7mzzy76x4Me6ch61&690

 

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

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宋)葛绍体《晨兴书所见》

 


http://s4/mw690/003wy7mzzy76x4JrQUb23&690

 

http://s10/mw690/003wy7mzzy76x4Yu8B3a9&690

 

 

   上海古树公园,是为上海第一古树而建的公园。园内有一颗树龄为1200年、编号为上海“0001”的古银杏树王,又称上海第一古树。公园因古银杏树而建,也因古树而闻名。

 


http://s6/mw690/003wy7mzzy76x4Yz93f55&690

 

 

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

霜余乱摘连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

不用盛囊书复写,料非钻核意无猜。

却愁佳惠终难继,乞与山中几树栽。

——(明)吴宽谢济之送银杏

 


http://s15/mw690/003wy7mzzy76x4YSgj4ae&690

 

 

   在国家图书馆东南矗立着两棵高大的元代古银杏树,树龄有700多年了,依旧枝繁叶茂。秋季黄叶满树之时更是成为国图一道亮丽的风景。

 

 

http://s14/mw690/003wy7mzzy76x53bbTT2d&690

 

 

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孙绿荫肥。

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清)乾隆《大觉寺银杏王

 


http://s7/mw690/003wy7mzzy76x53lZUWe6&690

 


http://s16/mw690/003wy7mzzy76x53ryIn3f&690

 


http://s13/mw690/003wy7mzzy76x53wOrq3c&690

 

http://s13/mw690/003wy7mzzy76x58ZvK4dc&690

 

 

五峰高峙瑞去深,秦寺云昌历宋金。

代出名僧存梵塔,名殊常寺号禅林。

岩称虎啸驯何迹,石出鸡鸣叩有音。

古柏高枝银杏实,几千年物到而今。

——(清)史朴《禅林寺银杏》

 


http://s13/mw690/003wy7mzzy76x595jkM5c&690

 

 

唐代银杏宛在, 昭明书室依稀。

往昔风流嗟式微,历史经验记取。

——(现代)茅盾《西江月乌镇古银杏》

 


http://s10/mw690/003wy7mzzy76x59b4Fzf9&690

 

 

六朝古物越千年,古寺禅林尽荡然。

银杏一株今尚在,从知润物有渊源。

——(现代)周谷城《嘉定古银杏》

 


http://s2/mw690/003wy7mzzy76x59fU4ha1&690

 

 

莫道红湖巧遇迟,萍踪难得两心知,

青莲自幸身无染,银杏何愁鬓有丝。

堤上路,画中词,升潮也有落潮时,

江风吹尽三秋雾,笑待来年绿满枝。

——(现代)厉以宁《鹧鸪天》

 


http://s9/mw690/003wy7mzzy76x59nmLm48&690

 

http://s11/mw690/003wy7mzzy76x5iN3Zg1a&690

 

 

 国内古银杏树“寿星”排行榜

 

(古银杏树的相关数据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不当,敬请指正。)


http://s13/mw690/003wy7mzzy76x5j8KHqcc&690

 

河南省驻马店泌阳县象河乡龙王掌古银杏树——树龄1400年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泌阳县象河乡龙王掌,有一棵古银杏树,树30余米,树粗10余米,8人合抱不拢,树上有泉,四季溢水,大旱不润,据考证,该树距今约1400余年。

 


http://s1/mw690/003wy7mzzy76x5kt6GQ70&690

 

 山东临沂市费县探沂镇古银杏树——树龄1500年

 

    山东临沂市费县探沂镇北徕庄铺村村口,一棵古银杏树矗立在朱龙河畔,县志记载本树有记载于唐初,距今至少约1500年,树高40余米,枝繁叶茂,姿态优美。

 

 

http://s13/mw690/003wy7mzzy76x5xlnsw4c&690

 


http://s12/mw690/003wy7mzzy76x5xrvTBcb&690

 

 四川省成都百花潭公园古银杏树——树龄1700年

 

   成都主城五城区内有一棵古银杏(见上图),位于百花潭公园,树龄为1700年长于唐代,明末遭了火焚,清朝又被雷击,命运多舛如今却还是枝繁叶茂这棵编号为0371号的古银杏树,是1983年从阿坝州汶川县移植入园的,经过园林专家的精心培育,这棵古树已焕发勃勃生机

 


http://s15/mw690/003wy7mzzy76x5xxIJg4e&690

 

 四川省阆中市白果树街古银杏树——树龄1800年

 

   四川省南充阆中市白果树街,有一棵种植于两汉期间的古银杏树,树龄1800年。2000年8月,成为阆中市政府挂牌保护的“名木古树”白果树街就是因有了千年古银杏树而得名

 


http://s16/mw690/003wy7mzzy76x5xE8478f&690

 


http://s1/mw690/003wy7mzzy76x5xTx5ec0&690

 

河南省济源市王屋乡王屋山古银杏树——树龄1800年

 

   河南省济源市王屋乡王屋山风景区(华盖峰下紫薇宫前)有一颗白果树,树高35.5 米,树围9.1米,树干挺拔,枝叶繁茂,树龄约2000年,传为汉朝遗物为中国五大银杏树之一人称“七搂八拐棍”。

 

 

http://s15/mw690/003wy7mzzy76x5Rbmjk9e&690

 


http://s2/mw690/003wy7mzzy76x5RxlDjc1&690

 

 四川省成都青城山天师洞古银杏树——树龄2500年

 

   成都青城山天师洞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相传为1800年前张天师种下。2012年测定为2500年树龄古银杏树高约50余米,胸围7.06米直径2.24米。腰身间钟乳(树笋密集悬垂,色泽如碣石粗砺凝重,似动非动,十分奇异

 


http://s7/mw690/003wy7mzzy76x5RC8rYa6&690

 

 

天师洞前有银杏,罗列青城百八景。

小巧高出白云溪,苍翠横铺孤鹤顶。

我来树下久盘桓,四面荫浓夏亦寒。

石碣仙踪今已渺,班荆聊当古人看。

故国从来艳乔木,况甘隐沦绝尘俗。

状如虬怒远飞扬,势如蠖曲时崎岖。

姿如凤舞云千霄,气如龙蟠栖岩谷。

盘根错节几经秋,欲考年轮空踯躅。

——(李善济银杏歌

 


http://s12/mw690/003wy7mzzy76x5RQMzNbb&690

 

 四川省雅安雨城区对岩镇古银杏树——树龄3500年

 

   四川省雅安雨城区对岩镇陇阳村四组的古银杏树,被中国银杏研究学会初步确认为四川省最大的古银杏树该古树树龄3500年,胸围达8.45米,树高23余米,形状奇特,枝桠遒劲

 


http://s5/mw690/003wy7mzzy76x5S1QCU34&690

 

http://s16/mw690/003wy7mzzy76x6ccSYf4f&690

 

 山东省郯城县新村古银杏树——树龄3600年

 

   山东省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沂河岸边,有一棵树龄3600年的古银杏树树高41.9米,胸围8.6米,树阴占地面积约0.78亩据《北窗琐记》记载,此树植于周代,传为郯国国君所种

 


http://s16/mw690/003wy7mzzy76x6ck1IP7f&690

 

http://s9/mw690/003wy7mzzy76x663EFO88&690

 

四川省崇州大划乡白果村古银杏树——树龄3900年

 

   四川省崇州大划乡白果村四组,有一棵树龄3900年的古银杏树(见上图),胸围达9.84米,树径达3.04米。据当地老人们说,大划古银杏树原为同桩三株,20世纪50年代末期,大划公社为了修建养蜂场,砍伐了两株大的古银杏

 

 

http://s9/mw690/003wy7mzzy76x6fT4Via8&690

 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古银杏树——树龄4000年

 

   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有一棵罕见的古银杏树,是由两棵硕大的银杏“老祖树”周边由无数多棵“孙子辈”的枝干紧紧包裹着生长而成,古银杏树枝繁叶茂,萌发出勃勃生机。该古银杏树周长16.8米,树高50余米,树冠遮地3亩,据林业专家初步鉴定,树龄有4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银杏王”。

 

 

http://s8/mw690/003wy7mzzy76x6kpNeT57&690

 

 

石板村古银杏树树根,令人叹为观止

 


http://s15/mw690/003wy7mzzy76x6kxoXY9e&690

 

 山东省日照浮来山的定林寺古银杏树——树龄4600年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的定林寺内有一棵大银杏树,树龄4600余年,这棵银杏树高26.7米,周围15.7米,遮阴面积900多平方米。和世界上很多珍稀古树一同被列为“孑子遗株”传说这棵银杏树是西周初期周公东征时所栽至今仍枝叶茂盛,当代书法家王丙龙先生为之写下了“天下银杏第一树”的题字。

 

大树龙盘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

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髻头。

史载皇王已廿代,人径仙释几多流。

看来今古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

——(清)陈全国《银杏树碑志铭》

 


http://s3/mw690/003wy7mzzy76x6l4ACe82&690

 

 

嘉树何年植?空王此旧台。秋声连莒子,山色漫浮来。

枝偃蛟龙蛰,凤鸣雷雨开。鲁公盟会处,事往有余哀。

——(清)李澄中《定林寺银杏》

 


http://s5/mw690/003wy7mzzy76x6le2LW04&690

 

矗立浮来银杏王,人寰百代历沧桑,

鲁侯莒子今安在?树更葱翠花更香。

——(现代)王希坚《浮丘留字》

咏赞浮来山定林寺古银杏

 

 

http://s15/mw690/003wy7mzzy76x6siboOde&690

 

 贵州福泉黄丝镇古银杏树——树龄6000年

 

   世界上最大的银杏树在贵州福泉,这棵银杏树是棵公树, 银杏树龄大约有6000年,根径有5.8米,该树的一代树已经死去了,外围是二代树黄丝镇李家湾的这株千年古银杏树,树高50米,胸径4.79米,要13个人才能围抱得过来

   2001年载入上海吉尼斯记录,被誉为世界最粗大的银杏树

 


http://s16/mw690/003wy7mzzy76x6snr2v8f&690

 

 

6000年银杏古树

巍巍历年久,银杏世瑞希。虬枝撑云天,绿荫香罗地。

洪荒兴亡事,唐宋入尘泥。遗株称寿者,福泉书传奇。

baolu诗文)

 


http://s16/mw690/003wy7mzzy76x6ss7Yr1f&690

 


http://s11/mw690/003wy7mzzy76x6sx5YCfa&690

(图片资料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