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研究》总结

(2017-01-04 07:33:24)
分类: 教育教学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研究》总结

朱永新教授曾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其实就是他的阅读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以,如何有效地将课内外阅读衔接起来,是面临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课内阅读为课外阅读提供方法和习惯上的指导,课外阅读开阔课内阅读的视野,延伸课堂教学的长度,拓宽课堂教学的广度,这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让学生的生命因阅读而充实,因阅读而精彩!

在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我从有效方面探究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对课堂教学实践的价值和作用,促进课内外阅读的和谐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找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这是这个研究的关键所在。只有找到了这个衔接点,学生的阅读欲望才能有效地开掘,阅读视野才能由课内转向课外,我们的课内阅读也才找到了一个发展点,支撑点,从而搭建起学生阅读的桥梁。建立了这个衔接点,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走向课外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用课内掌握的阅读方法、培养的阅读习惯去进行课外更为深入广泛的阅读,拓宽自己的视野,充实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境界,同时也促进学生对课内文本的感悟。

本学期,我带的是四年级,四年级的好多文章都与课外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在课堂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解与感悟,在教学之后,我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更深更远的阅读世界,让学生自己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做批注、写感受,定期进行阅读感受交流与汇报。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课外的阅读中,他们享受着名著给自己带来的心灵的慰藉;而在阅读交流与汇报中,他们产生了思维的碰撞,让人物的精神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

然后,由课外的阅读,再次地走向课内。用课内学到的方法,写一写阅读的收获与感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收获和看法,形成一个由课内到课外,再由课外到课内的一个良性循环的有效模式。

在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的阅读实践过程中,我还充分利用每天中午的15分钟的写字课,让学生交流自己摘抄的优秀片段。其他的同学在听同伴发言的同时交流自己的看法……我们就这样,读着、听着、猜着、度着。读书结束,要求学生和我一起写阅读的感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课题的研究需要我们精心的投入,需要我们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充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形象学生的阅读收获,加深学生的阅读感悟。在课内学习,在课外阅读,将课内与课外有效地衔接,从而让阅读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让阅读真正地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的必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