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乘法分配律》教后反思谈数学与生活联系的重要性
(2015-04-01 00:34:5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研心得 |
结合《乘法分配律》教后反思谈数学与生活联系的重要性
郸城县第三实验小学
在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之后,我进行了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从教学的过程和学生的作业来看,出错的地方较多,教学效果不太好,具体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逆用乘法分配律出现的错误较多
我在作业布置上,安排了四道题目,练习五的第三大题中的1,(80+8)x125
2:对于一个数和一个接近整百的数相乘时,不知道利用乘法分配律去解决。如;54x202这样的题目,学生不知道吧202写成200+2的形式,然后再利用分配律写成54x200+54x2的形式去计算。
3:逆运算时乘加的形式,能简便的不知道简便。如;72x99+72此种情况学生不知道把72写成72x1的形式,而不能利用72x99+72x1来进行简便运算。
4:对于一些三项乘加和可变式的题目,不能灵活运用分配律。
如;125x18-125x6-125x2此类题目,学生不知道可变式为125x(8-6-2)的形式。再如;99999x77778+33333x66666这样的题目,不能从后面找到与前面的数字相同,进而写成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的形式,可通过变式把66666写成3x22222的形式,进而把此式写成;99999x77778+(33333x3)x22222的形式,后利用分配律写成(77778+22222)x99999来简算。
根据以上学生的几点易错之处,在教学上做出如下改进:
一、
乘法分配律的教材编排不是让学生从算理入手,而是从现实的生活场景,去购买同样张数的成人票和儿童票(成人票40元每人,儿童票半价,两种票各买14张,一共要多少元?)这一生活场景入手,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意义,这些问题情境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其计算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体会定律的现实意义,教材这样编排,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买一张桌子75元,一把椅子25元,买88套这样的桌椅要多少元?学生会应用运算律列式(75+25)x88进行简便运算,并体会乘法分配律给生活带来的简捷,以便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二、
先回顾加减法的互逆运算,再联系本章前面所学的内容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教学时可采用例2.乘法结合律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可先让学生根据情境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各自解法,写出等式,并引导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的数据特点及表现形式,引导学生从顺、逆两个方面观察等式特征,真正理解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同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所表示的意义。
三、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重点,而结合具体生活情景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是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观察诸如买桌凳、购门票等多种生活情景,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还要把乘法分配律所涉及到的题目进行分类总结,便于学生更系统清晰的了解和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的课堂发现和总结的几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学生的起点,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来展开教学,力争使课堂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