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假说的概念涵义特征作用及其内容
(2013-02-12 18:40:39)
标签:
概念真实性涵义历史内容 |
恩格斯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科学假说是人们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就是假说的形成、发展和假说之间的竞争、更迭的历史。 科学假说对科学问题的研究常常起着一种纲领性的作用。在探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事物的内部结构及其起源和演化的规律时,一旦有了假说,科学工作者就能根据其要求有计划地设计和进行一系列的观察、实验;而假说得到观察、实验的支持,就会发展成为建立有关科学理论的基础。
假说的涵义:科学假说就是人们在探索错综复杂的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用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为根据,用已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对未知自然界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这种假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它的科学性,减少它的推测性,以达到理论的认识。
假说的特征:1、科学性:假说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已知的科学原理而建立起来的,遵循科学的推理方法,经过一系列的科学论证,因此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科学性。2、假定性:科学假说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但在研究问题的初始阶段,根据常常不足,资料也往往不完备和不充分。对问题的看法也常常带有一定的想象、猜测的成分,正确与否还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因此任何假说都有很大程度的假定性、或然性。3、过渡性: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推测性的对立与统一。它既包含着真,又包含着假,是真与假的对立与统一。它有可能失真而成为假,也有可能由假而转为真。它是为由假达真而生,也为这种转化的实现而亡。因此,假说又是理论形成中的生与亡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转化条件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假说的唯一客观标准。
科学假说的作用:第一,假说使科学研究成为能动的自觉的活动。第二,假说是逼近客观真理的通路。 第三,假说是开拓科学新领域,打开科学宝库的钥匙。第四,假说可以唤起众说,促进科学发展。
在《阴阳证治学》一书中提出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衡,疾病丛生;阴阳可调,疾病可治;调平阴阳,长寿健康”的科学假说和“一元两极三维全息实象中医理论思维模型”理论框架及其“全息效应--阴阳承制调平”“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自身损伤--阴阳证治--调和治平--属性方药--治调防养”等概念体系,用于解释和说明复杂性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癌症和妇科杂症的诊疗与防治以及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并建立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