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4-02-14 17:47:02)
标签:
365 |
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演示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用力捏塑料瓶时,瓶就产生形变,相同条件下,力大形变就大。也可以演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3.演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用手握住塑料瓶,加力时,手对瓶就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保持手握姿势不变(受力面积相同),用力越大,瓶的形变效果越明显;若保持用力大小一样,换用两手指去捏瓶,瓶的形变要比握瓶时要明显些。这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表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
4.演示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和温度的变化
将塑料瓶中放入少量的水,用带有导气玻璃管的橡皮塞紧塞在瓶口上,由于塑料瓶和塞子都有弹性,所以容易塞紧。向瓶内打气,使瓶内气压大大增加,气体对塞做功时,塞子冲出去,瓶内“白雾”明显。此时,让学生用手摸摸瓶口,有一种凉的感觉。
说明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气体的水蒸气发生了液化现象,形成了“白雾”。
5.演示声音能传递能量
方法一:将塑料瓶从中部剪开,取带嘴的一端,然后用纸和透明胶将剪端封成一个“鼓面”,轻拍纸面可使蜡烛火焰跳动,用力拍纸面可将烛焰熄灭。很好地说明了声能传递能量。
方法二:将瓶装适量的水,用手拍打纸面,可以看见水面也随着振动产生细微水波,也说明了声能传递能量。
三、时间性
演示实验是教师为了讲清某一个物理概念或某一个物理规律而设置的一种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演示实验尽可能在一个单位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不允许把操作时间拖得过长。当有多个演示实验供选择时,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选择比较节省时间的演示实验去完成,整个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应让学生感到流畅、紧凑,无拖泥带水之嫌。
四、简单性
受教学时间和教学环境的限制,演示实验不包含复杂的实验器材、复杂的实验操作技巧和复杂的实验操作过程,也不需要学生有复杂的知识背景。演示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演示结果一目了然,提倡简单的目的是有利于突出物理原理,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
五、直观性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讲台附近进行操作的,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因此,演示实验所用的仪器可见度大,便于学生观察仪器的外形、构造特点及其仪表的刻度,仪器装配和布局也一目了然,美感性强。操作过程直接了当,不转弯抹角,实验现象清晰明了,使学生观察后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为了直观简单地验证猜想,我们在实验仪器上作了改进,将溢水杯溢出的水接收直接用自重可以忽略的轻质塑料袋,实验改进以后教学效果直观、明显
总之,演示实验主要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配合讲授或穿插学生讨论等方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是一种最有效、最直观的教学手段。正确地选择和安排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鲜明具体的印象,并为学生独立训练创造条件。它是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概念、规律的基础,是学生进行观察和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成功的演示实验,常常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鲜明印象,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