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初春时节的大沽河

标签:
转载 |
关于大沽河,竟然还有一个有趣而动人的民间传说。
古时候,大沽河是一条小溪,一步就可迈过,唐王李世民路过此处,就给它起了个名叫“大步河”。离大步河不远处,有一个村子叫高家庄,庄上有一个叫高荣莆的财主,是方圆十几里有名的大户。他长相极丑,脸上一边长着一块肉疙瘩,说起话来一抖一动,好像枯树上的两个干疤。因他为人狡猾,人们就叫他“槐树疤”。
在槐树疤家里,有一对相爱的年轻人,男的叫王常河,是家里的长工,年轻英俊,性情刚强。女的叫坠姑,是家里的丫鬟,长得美丽俊俏。二人自小青梅竹马,盟誓白头到老。可眼见坠姑越长越俊,槐树疤对坠姑起了坏心,他百般刁难阻拦,不让两人成亲,并想出了一个狠毒的办法,要常河在百日之内砸开大步河里的那块大青石,如果到期砸不开,就要霸占坠姑。
为了坠姑上刀山下火海也不退却的常河,扛着一把大铁锤就来到了大青石边。这块大青石有十几丈之大,大步河里的水就是从它下面流出来的,有人叫它“卧龙石”,也有人叫它“卧龙泉”。常河举锤“哐哐”地砸起来,火星飞溅,可大青石纹丝不动。他不分白天黑夜地砸,锤柄换了几换,手震得出了血,也全然不顾。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大青石连一条缝也没有。
常河终于晕倒在大青石旁,蒙眬中只见一位银须老者站在眼前,对他说:“龙泉卧石莫为难,开石待寻开山斧,崂山顶峰寻宝物,方能石开见坠姑。”常河慌忙坐起来,力觉醒悟,直奔崂山而去。
等到了第99天,在家日思夜念的坠姑做了一个梦,一位银须老者对她说:“美丽的姑娘不要睡了,只有你和常河两人才能劈开大青石。”坠姑醒来,拔腿跑到大青石跟前一看,杳无人影,急忙喊道:“常河!常河!”没有回音,低头一看地上只有一把大斧,上面沾满了血迹,泪水像断线的珠子滚落下来。忽然,坠姑发现前面有一人影向这方向跑来,这人正是常河。原来,常河听了老者之言,向崂山奔去,他翻山越岭,终于在太清宫里找到了那把大斧。
眼见时间即到槐树疤得意洋洋地带人来抢坠姑,两个年轻人拿起大斧,来到大青石跟前,用足力气狠狠劈去。只见红光闪闪,随而一声巨响,大青石不见了,满天的石块在空中飞舞。一瞬间,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大雨倾注,在大青石劈开的地方,蹿出一股强大的水柱,旋转着,聚起一座小山似的巨浪向槐树疤压来,吓得他扭头便跑,跑着跑着扑通一声跌在地上,竟变成一条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怪兽。它越长越高,妄想拦住这巨浪,但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它卷来,吓得它拼命地向高家庄跑去,巨浪马上把村分为两半,隔河相望。它又拐着弯儿跑,这巨浪就拐着弯儿追,弯弯曲曲一直追到南海,形成了一条宽大的河流。
为了纪念这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当地老百姓给大步河改了名,叫“大姑河”。不知何时起,又把“姑”字换成“沽”字,意味着叫她永永远远地流淌下去。
大沽河流域是青岛重要的水源地和绿色生态屏障
大沽河流域是孕育青岛历史文明、民俗文化与自然景观资源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