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简报50:(四)查建生黎燕2018上海学习系列感悟七宝实验中学和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标签:
高陵区首届名师工作室2018上海培训查建生燕黎贺利萍特级教师工作室 |
分类: 工作室简报 |
——上海七宝实验中学、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印象记
2018年7月12日全天,跟随高陵区骨干教师研修班在上海进行名校考察,考察方式为:听校长报告如何转化+转看校园及部室建设。
上海七宝实验中学(上海市教委批准的1997年上海实验西校)是2009年由政府牵头委托七宝中学教育集团管理的一所初级中学,2005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2009年8月,查建生老师调任做校长,至今(2018年7月考察时 )10年。
查校长作“活力课堂——让教学回归育人的本位”专题报告时介绍说:到任伊始,首先诊断课堂。听了百分之八十老师的课后,不知道老师教什么、学生干什么,只看到了“热闹的杜郎口课堂”,于是他提出“活力课堂”是“自主学习的舞台、合作探究的天地”。这个课堂,有三个维度是“用统整网罗文化的精髓(课堂统整)、叫自主唤醒学习的潜能(自主学习)、以评价激发探究的动力(量化考核)”;有四个要素是 “资源库建设、导学案、小组合作、量化评价手册”。为了贯彻落实“三维度”“四要素”,组织老师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骨干引领式”展示课、“宝刀不老”引领课、“青年先锋”汇报课等全校推广“活力课堂”,于是,学生的思维慢慢活跃且深刻了;课程评价形式活泼而有序了;老师们教得明白透彻啦,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再后来,定期举行“活力课堂”开放日,助推“活力课堂”,终于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取得了家长的支持。
其次,活动育人。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量化考核”评价激发学习潜能和合作能力。运用“活力课堂”“换购超市”中的学习、生活、运动等用品,奖励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星”们,以确保同学们持续的学习热情。现在,“换购超市”已经是无人状态进行,这更是把一份大大的信任送给了学生。把各种“节”引进学校,比如“唱响诗韵校园”、 “20校庆”、“艺术节”、“科技节”等,活跃学生文化学习生活,陶冶情操,培养品格,滋养生命灵魂。近几年,学校的文化学习成绩在全区统考中已经名列前茅。
再次,宁静教师心灵。初来乍去,看到学校人心涣散,主导“同心圆”理论,凝聚人心。查校长对教师们常说,学校的好坏和经济无关,但是和地位尊严有关,一个人可以地位卑微,但不可不能丢了尊严。教师是一个职业,每个人一生要有一个职业相随相伴,从这个角度说,职业是生命的内容。做教师发不了财,没有立即的荣誉,有的只是心里的感觉,那种“感觉”很多时候是小小的“满足感”“成就感”。如果自己不能脱离教师岗位,就要开心教学、用心教学,“洋溢一颗宁静的教育心”,用“关爱、热爱”催开职业的幸福之花。面对的学生是“学困生”,教育是做我们能做的事情,能做的就是浇水、施肥、剪枝,至于浇多浇少、剪高剪底,什么时间浇水、施肥、剪枝,教育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眼睛澄澈发亮,让一些“孤独的灵魂能与他人合作”,就完成了教育的任务。上海七宝实验中学就是要办“让优秀成为习惯、叫习惯化育人格,用人格主导人生”的教育,我们认为唤醒了生命的自觉才是真教育。
上海七宝实验中学,现在已被列入上海市二期课改试点学校,目前学校与美国纽约的百年名校--PAKER学校结为姐妹学校,进行了文化交流和互访,同时还与日本、韩国等多所学校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学校正在向着“治校有道、治教有方、治学有成”努力, 向着“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声望、育人有成果”的品牌学校而奋斗。
思考:查建生校长给人感觉激情四射,处事果断,有担当有情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善于把平时教学中的一个小细节,升华为学校教育的大举措,用阳春白雪的心态做下里巴人的事业。比如,“活力课堂”超市换购,担心“物欲”熏染了学生的善念,就用“无人管理”滋养其自觉意识。更善于依据国家课程理念借鉴成功课堂改革经验打造自己“活力课堂”。国家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李邴婷提炼的杜郎口“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是狂欢超市”经验,查校长结合本校实际,学以致用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取得很好效果。
校本化课程图谱——燕黎校长
“从闻名的薄弱学校成长为优质品牌学校,学业水平从倒数第一跃升到全区最前列,毕业生的合格率保持着100﹪,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达线率和普通高中升学率保持着公办初中第一,等等,这些优异成绩,都来自我们学校‘让课程支撑每一位师生的发展’的做法。”这是上海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初级中学——燕黎校长在给西安市高陵区骨干教师报告时的开场白。一步步走过来,他们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构建“校本化课程图谱”,做得科学、扎实、有效。
2000年开始,构建“三大板块”课程框架——选修课、活动课、探究课,目标是“规范教学行为、确保质量底线”。
2003年开始,编制学校《标本课程开发方案》,全面开发学科拓展型课程并形成系列,构建德育课程框架。
2006年开始,启动《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教学操作指南》研制工作。建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校本作业”四个体系。陆续探索“同一学科不同课型一般操作流程”,更加注重以“激发学科兴趣,培养学科能力,提高课堂效益”为重点内容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探究研究。
2009年开始,实施特色学科建设工程。让“课程优化、教学改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完善”四位一体,支撑“学生品质提升”目标,开发“课程地图”,构建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比如,开展课堂问题分层设计、练习反馈分层设计、学优生自主学习指导与学困生课外辅导分层进行等项目实证研究。
2013年至今,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促进者。课程实施要以“尊重学生差异,满足学生需求”为导向,把 “适应学生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内在需求。
第一、构建基于中国学生素养的“校本德育课程框架”。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理念下,“德育课程框架”的构建,包括德育内容、类型、评价、过程等体系的确定,这些都可以从3大板块、6个方面、18个点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梳理规整,还要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工农业生产情况、地域吃穿住行物质习惯及精神文化习俗等方面,例如,结合“高陵场畔”农耕文化纪念馆,构建 “校本化德育课程框架”,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校本德育课程,充分利于家长和地方资源,把“育人”活动延伸至社会,让“育人活动”在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立德树人”已经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果一个学生在受教育阶段,没有亲身经历过一两次较大的实践活动,在未来,他拿什么经验去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
第二、研制基于课标的《学科教学操作手册》。基于课标的《学科教学操作手册》,它可以包含 “四大体系”,即“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设计体系”、“教学评价体系”等。教师研制这个手册,首先,仔细学习2017版新课标,每个科任老师要明确梳理并掌握本学科的“教学大目标”的“学科核心素养及核心能力”;其次,阅读教材,在字里行间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按照“三维目标”沥青“教学小目标”的“核心素养”的教学切入点;第三,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及真题之间的关系,探讨“大纲”中“能力层级”的含义以及对应的试题形式,拟定出“合课标”“合教材”“合考纲”的评价检测形式(各种各样的试题);第四,基于“课标-教材-考纲”,拟定各个文本单元、章节的教学设计。 “教学四大体系”,搭建理想课堂(教学设计)与真实课堂(课堂教学)之间的桥梁,提升“课标-教学-评价”之间的一致性,并且在文本课程(教材)到实践课程(课堂教学)的转化过程中提升教学目标的系列性、层次性、精确性,提升教学内容的迫切性、系统性、拓展型,提升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层次性、诊断性,提升教学设计的多样性、分层性、整体性。
第三、研制基于新课标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学科”指普通高中的所有开设科目。“教学”包括“教”与“学”。“评价”(Evaluation)指评价者(Evaluators)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准(criteria)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逻辑的结论。评价是一个运用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体系”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学科教学评价体系”是指普通高中所有开设科目包括教师①专业发展水平②备、讲、批、辅、研③教学质量书面检测(出题能力)的“教”与包括①学业水平②能力水平③情感、态度与学科素养④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学”,按照“课程核心素养三维目标—课堂任务评价(定量定性)—升学考核评价(高考或核心素养资料袋)”的秩序内部组合成的评价整体。研制这个评价体系,需要关注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教材中各种试题的检测内容、方式(变式)及其要求的核心能力。第二、国家级考试的检测内容、方式(变式)及其要求的核心能力。第三、平时课堂、单元、月考与期中期末检测内容、方式(变式)及其要求的核心能力。三种题型的研制中,研究高考考题,主要明确国家评价趋势和方向、方式;研究教材中题型,关键沥青“课程标准评价要求”与实际教学评价形式之间的关联,积极尝试探索课堂教学及单元、月考与期中期末检测内容、方式(变式),提高教师专业评价水平和学生学科素养水平。
近几年笔者在本校进行的跨学科“‘母题’教学策略” 的研究,其实就是基于“教学评价”的。教学评价的标准,“课标”中、考试中、课堂中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的,“课标”中叫“核心素养”(理念),考试中叫“试题”,课堂教学中叫“三维目标”。研制基于新课标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简而言之,就是从“课本习题”、“真题”切入,设计出每个单元、章节的 “检测试题”,以提升教与学评价的针对性、层次性、诊断性。
学习的意义是对未知的一切有着充足的兴趣,对探寻未知的人充满敬畏和向往,在未来,对得起所选择的每一件事,对得起所做的每一件事!两个学校的不同选择,不同做法,都让人心存憧憬,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