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自三月份起便开始不断结队行走,它们大多开始寻找它们下一步变态的合适场所。这是它们最后成群移居,永远抛弃虫窝和松树。此时的松毛虫都已经垂垂老矣,浑身微白,背上有些橙黄色的毛。
松毛虫行走的队列有三米长,共有一百多只松毛虫。它们的行进行列也是极富特色:出行时,第一条松毛虫爬到哪里,其余的松毛虫也排着整整齐齐的行列跟随其后,从不间断。领头员向东“走”,队伍也向东“走”,领头员向西“走”,队伍也紧随其后,前后配合得十分协调。领头的松毛虫不断吐出丝来,其余随行的松毛虫也吐出丝来,使这些丝成了一条狭窄的带子或者说是松毛虫的绸缎轨道。垂暮的松毛虫先是成队列顽强地前进,后来分列成几个组。它们边休息边前进,没有确定的芳香。然而最终总是走向作者为它们建造的暖房的墙。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后,松毛虫便开始挖坑穴,把自己埋葬在里面。
松毛虫在三月份掩埋自己。那么它变成虫蛾后又是如何出来的?原来,松毛虫蛾从地下出来时,必须挖掘一条长长的缝隙,即使身上的服饰展不开,也不妨碍它从土里出来。沙土的湿气蒸发后便形成一个整块,松毛虫蛾便是通过这里出来的。松毛虫蛾到了地面后,会缓慢展开它的翅膀包裹,张开羽毛饰,浓毛也膨胀起来。然而松毛虫蛾的飞翔能力却很差,远不及幼小的松毛虫所爬的高度。
当松毛虫数量积累和逐步发展到猖獗时期时,便会泛滥成灾,然而松毛虫蛾的生命却十分短暂,它在黑夜活动和交尾孵卵,第二天生命便终结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