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分类: 教案课件 |
《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所讲内容为广东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本节课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内容,清楚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同学。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已经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事物有自主的见解和认识,喜欢通过自己亲自体验分析来认识和理解新鲜事物。但是分析问题缺乏深度,面对问题存在依赖性和惰性。大部分同学初中阶段对信息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他们对信息及其特征的理解是片面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信息;了解信息传播的过程;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过程和方法:能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归纳出信息特征;能综合应用信息特征对实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甄别信息的重要性;懂得共享交流的重要性;对信息技术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难点:分析与鉴别信息的各种特征。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重点知识的建构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老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引导着、帮助者和促进者。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我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信息。比如,同学们读一本书,看一封信,算一道题,上一次课,做一个实验,等等,信息都会悄悄地进到同学们的脑子里。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最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信息两字几乎成了一个最时髦的词汇。似乎不管是什么,只要同信息两字一结合,就立刻显得时髦而又神秘。例如,信息经济、经济信息、信息工业、工业信息、信息时代、时代信息、信息社会、社会信息,等等,这种词汇还在无止境地延伸。不仅如此,由于人们在同信息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信息的新妙用,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动人的比喻。地质工作者说:“‘信息就是资源’,因为有了相应的信息,就意味着有了资源;企业家说:‘信息就是资本’,因为掌握了信息,就可以赢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可以积累更多的资本。行政领导者、科学工作者说:‘信息就是速度’,因为有了准确的信息就可以提高工作和研究的效率。管理工作者说:‘信息就是办法’,有了信息就可以心中有数,就可以作出正确的决策。”
【案例:刘翔获得奥运会田径110米栏项目金牌】让学生从中了解到:当时这样重大的事件一瞬间便在世界范围传播开来,让学生在感受民族自豪感的过程中,认识到在信息社会里信息越来越多地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这些途径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由此引入对信息含义的理解和信息特征的探究活动。
第二部分:新课教学
一、
1、
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用“结绳记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等方法来存储、传递、利用、表达信息。“信息”一词古已有之,但关于它的定义至今仍未取得共识,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描述:
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案例:“感觉剥夺”实验】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这些有关信息的定义,都只是在某个侧面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信息的实质,但是都没有全面地满意地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前面这些对信息的定义,就有点像盲人摸象,都只是从某个侧面描述。而且,把这些描述简单地加起来,也还不等于就是完整准确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是基本的概念就越难下明确的定义,信息就是这样一种最基本的概念,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家一致公认的定义。
【学生任务:阅读下列例子,认真思考并填写课本表1-1。】让学生从具体事例出发,认识信息的含义
例1:鸿篇巨著记录着一段段的历史事件或探索知识的足迹。
例2:“看云识天气”。
例3:
http://sp.ahtvu.ah.cn/dummypath/upload/image/20180512/6366173273064725001536250.png
2、信息的传播过程
http://sp.ahtvu.ah.cn/dummypath/upload/image/20180512/6366173273888162504685916.png
从信息的发出方来看,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从信息的接收方来看,接收信息后,对于各种形式的信息形成印象,经过判断与理解,把它变为自己的知识或引发相应的行动。
二、
【学生任务】认真阅读以下几个例子,探讨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例1:卫星电视呈现精彩节目
例2:销售方案分享
例3:啤酒与尿布
例4:错过的象棋比赛
例5:赤壁之战
通过事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信息的一些重要特征:
(1)传递性。信息可以传递,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共享性。信息可以共同享受,而物质则不能共享。
n
n
n
(3)依附性。信息的传递必须依附于载体。
n
n
n
(4)可处理性。
n
n
(5)价值相对性。
n
n
n
(6)时效性。
n
n
(7)真伪性:
n
n
n
n
【学生探究】每2人为一组,从下列参考选题中选择一项或多项作为研究题目,从生活、经济、战争等领域中搜集与此题目有关的典型例子,通过分析和概括,深入了解信息的某种特征。
参考选题: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共享性
真假难辨。例如: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故事。——真伪性
老黄历看不得。例如: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时效性
一传十,十传百。例如:中国航天载人成功的消息在寻常百姓中已广为人知。——传递性
玉不琢不成器。例如: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可处理,可增值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相对性
三、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发现:我们生活离不开信息,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基本特征有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和真伪性。同学们要养成善于关注身边的信息、善于利用信息的习惯,提高我们的技术素养,以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上得心应手。
四、拓展和练习
(1)自我检测http://www.sojump.com/jq/4231011.aspx
(2)【讨论交流】对于信息的论述,请同学们网上查找有关资料,并谈谈各自的看法。
(3)搜集身边的、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讨论并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板书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
1、信息的定义
2、信息的传播过程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学反思】
虽然课堂整体气氛热烈,大多数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氛围中来,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缺乏兴趣。如何将这部分学生的热情引导到学习上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去思考,如课时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和学生的沟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