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点亮群众生活

2025-04-16 12:38:06


  青山巍巍,云雾缭绕。走进“云朵上的羌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羌山磅礴如画,羌寨乐声悠扬,盛装的村民聚集在羌寨广场上载歌载舞,沿着蜿蜒的村道一路向上,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村景。(精神文明报 漆世平 摄)

  石椅村是“全国文明村”,也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汉族、羌族、藏族等各族群众在这里共同居住生活。石椅村探索“文旅+民族团结示范项目”模式,建成特色枇杷、苔子茶、桐子李基地2000亩,形成羌族民俗体验、水果采摘、茶文化研学等7类旅游项目,形成集种植、观光、研学、康养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稳步提升。“过去村民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万元。”石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爱军说,“村民口袋更鼓了,生活越过越红火”。

  从石椅村一路向南,金沙江北岸,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庄上村近年来一直流传着一段朗朗上口顺口溜:“红白喜事提倡从俭,破除陈规陋习,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这句顺口溜,便是《庄上村村规民约》第二十五条移风易俗中的一项内容。

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庄上村村景。(精神文明报 漆世平 摄)

  据庄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永安介绍,近年来庄上村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不仅完善修订了村规民约,还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大力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村民的干事创业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乡村产业发展,文明新风拂面,这是四川省在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有序深化文明创建、培育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真实写照。

  广袤的乡村向着美丽未来进发,文明的城市也让生活更加美好。随着文明创建的深入推进,城市环境不断变靓,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愈发幸福。

  巴中市巴州区东城街道观音井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70余栋居民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乘着巴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2020年以来,社区陆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休闲居小区便在改造之列。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