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红】梦游太极城一日记(天汇杯征文)

梦游
清晨,淅淅沥沥的雨声敲响了阳台上的钢化玻璃,也敲醒了正在梦周公的我。雨后的山城是什么样子呢?蜗居于太极新城三十三楼的我赶紧拉开窗帘,凭窗远眺,二百七十度的广角把远山近景一览无余,太极城的美重新刷新了我对自己家乡的认知。
东头王家山的灵崖寺和孟达墓,以及栉次鳞比的青砖黛瓦,在或浓或淡的晨雾中若隐若现,似海市蜃楼,又恍若天上人间。驼峰背一样的山脊上时而青中留白,时而锦绣满屏。恍恍然的我竟不知此时欣赏的是景还是水墨画,若是景该敬畏自然的神奇造物,若是水墨画该赞誉画家的艺术造诣。
舒缓轻柔的音乐撩拨着我的耳廓,寻声而去,横眼过旬河,太极广场上太极拳,太极扇,太极舞,八段锦均已展翅亮相。原来天已放晴,身着太极服的健身者已开始了晨练。太极湖上,游船画舫在碧波上跟随着游客的心境荡漾。太极城的姑娘一边游客端茶给水,一边用甜嫩而又清纯的嗓音清唱汉调二黄。亭台水榭三三两两的游客,或举机美拍,或谈笑自若,亦或琴瑟和鸣。
夏天为秋天的到来备着装,秋天为夏天的奉献浓墨登场。不信,你看,太极城森林公园从山底的火红到淡黄,从山腰的淡绿到深绿再到山顶的翠绿,是不是流光溢彩呢?曾经去过辽阔无垠的大海边看过日出,欣赏过被誉为“童话仙境”的九寨沟美景,也登过华山体验生命的极限,然那些美的风景都成了过眼云烟,月是故乡圆,山是故乡亲,走过千山万水还是喜欢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自2020年太极城打造车水马龙旬阳市以来,旬阳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如今三十年后的今天,旬阳市的太极景已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游客来独一无二的太极山城游玩。山色空蒙雾神奇,水光潋滟晴方好。好景知时节,我决定随着络绎不绝登山的游客一同前往森林公园游览。
雨后的天空蓝盈盈的,零零散散的几块薄云在蓝天的温柔怀抱里悠闲的穿来穿去。我们和着凉爽的秋风,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不知不觉间已漫步于森林公园的青石铺就的林荫小路上。林间小道纵横,亭台楼阁在郁郁苍苍的古木林中时隐时现。漫步在林荫小道上,侧耳倾听,松涛阵阵,虫鸟和鸣,这时的你会不由得放空自己,尽可能的随着这天籁之音在一吸一呼慢慢净化心灵。穿过文化长廊,拾阶而上百余步,即可达独孤信小广场。一匹俊美彪悍的汗血宝马奋起四蹄,欲驰骋疆场,马背上一身戎装的俊健气宇轩昂,不怒自威,他就是西魏元勋宿将独孤信。他一生战功卓著,曾平定三荆、收复弘农、攻克沙苑等,镇守陇右近十年,治绩突出。他不仅战绩彪炳千古,还是一位慈父,他的子女中有三个被封为皇后。战功卓著,威震四方的三朝国丈为什么落脚于太极城呢?这源于1981年于陕西旬阳县城东南出土的多面球体印章。这件多面体印章,由煤精石刻制而成。它共有26个印面,由18个正方形,8个三角形构成组印。整枚印章共26个印面,其中的18个正方形印面上,有14个印面镌刻印文,共计47字。煤精印是我国迄今为止印面最多、正文字数最多的印章,且煤精印将楷书入印的历史提早了400年。为什么这枚“独孤信印”会出现在这里?有人携带至此,还是河水冲击至此?或许,这将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独孤信印的出现为我们美丽的太极城抹上了一层神秘的文化色彩,它牵动着四十五万旬阳民众的心,也吸引来数以万计的访客。
跟随着如潮的游客,我们来到太极观景台后侧的“庄周梦蝶”浮雕前,只见庄周侧卧床案,一手托腮,一手执卷,似闭目养神,又似掩卷沉思,几只栩栩如生的金翅蝴蝶翩跹于他的耳畔。真不晓得是庄周化作了蝴蝶逍遥游,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落入凡尘?浮雕中间中通外直的“道”字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蝴蝶和庄周,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要不怎么会是“入虚向道”呢?
登上站在观景台俯瞰,一副天然的太极图映入眼帘,“满城灯火列星案,一曲旬水绕太极”是对山城的最好诠释。自太极文化学者吴建华先生发现“三太文化”以来,我们太极城文化研究院便在吴先生的督导下,设立了太极哲学研究院,专门为太极文化爱好者和游客答疑解惑。如果你对老子骑牛,伏羲钻石取火还有疑问,可直接咨询吴先生。
太极城处处好风光,期待明天继续与你同游。
作者简介:赵小红,女,旬阳人,白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旬阳市太极城文化研究会外宣组副组长,热爱慈善公益,以制作精彩美篇为特长,图文并茂宣传推介中华太极城,扩大太极城影响力,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