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题思维导图:外貌描写VS肖像描写,肖像描写VS神态描述---易混知识点梳理(1)

标签:
健康教育情感文化育儿 |
分类: 学习经验交流 |
辅导儿子语文过程中,一些问题比较容易搞混,我做了些辨析,欢迎讨论和指正。
我儿子是偏理科的,他对语文定义要求就比较高,在阅读题中,他就会提出这些问题来,因为肖像中也牵扯到目光眼神等,他对很多地方都比较抓狂,感觉语文总是那么不确定性。
所以,我自己整理出来,更多倾向于具体化的定义。打算让他边练习实践,边慢慢体味。
http://s12/mw690/003wjaCezy6YRGS5TJx1b&690
根据定义始终不是特别具体,肖像描写中对一个人眼神表情的描写往往都有,简单粗暴的划分会让人有些搞不清神态和肖像的区别。不过通过具体例子就容易体会了。比如《红与黑》里的描写“他的两腮红红的,两目低垂着。他是一个十八岁到十九岁的少年,表面看来,文弱、清秀、面貌不同寻常。他的鼻子好象鹰嘴,两眼又大又黑。在宁静的时候,眼中射出炎一般的光辉,又好象熟思和探寻的样子。但是在一瞬间,他的眼睛又流露出可怕的仇恨的表情。他的头发是深栗色的,垂得很低,只看见一点儿额头,在他生气的时候,更显得他有的是坏性情”
---
前面明显是肖像,后面的会让对定义不清楚的孩子产生困惑:神态还是肖像呢?我主张这是属于肖像描写,因为肖像描写更关注眼神等表现出的精神面貌。但是身体只是反应当下某件事中人物的心理感情变化。
一、外貌描写VS肖像描写
儿子有时候把肖像描写当成了外貌描写,因为感觉肖像本身就是外貌的一部分。但是很可惜,语文阅读题的标准不是这么划分。外貌包含的内涵比较丰富,而肖像就是只容貌和精神气---具体点,包含眼睛嘴巴,眉毛头发之类的,注意啦,一定肖像描写。
归根究底,这还是对知识点定义模糊所致,下面给出具体定义和例子:
外貌描写:
-
指对一个人的衣着打扮和外在形态的描写。
-
作用是:表现人物的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 。生活状况指身份,地位,财富,处境;身体状况之胖瘦强弱,健康等状况。
举例:
对孔乙己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外貌描写,突出孔乙己的地位和生活贫困窘迫。
在《药》中,华老栓儿子吃饭时,后背呈现一个阳文的“八”字,突出人物瘦弱。
肖像描写:
-
人物的容貌描写。
-
作用: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形象。
举例:“他的头发是直直的,又很整齐,好像被什么东西削过一样。他的眼神十分明亮,看人的时候紧紧地盯着你,放佛是在随时准备从你身上跳出错误一般。”
这里有具体的发型描写,还有眼神描写,很明显符合肖像描写的定义。
+++++++++++++++++++++++++++++++++++++
然而,由于肖像描写有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作用,正如上个例子中“他的眼神十分明亮,看人的时候紧紧地盯着你,放佛是在随时准备从你身上跳出错误一般。”这个肖像描写又很容易和神态描写想混淆,因为神态描写中常常有对眼神的描写。
由此引发第二个易错点:
二、肖像描写VS神态描写
那么神态描写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神态描写定义:指对人物面部表情和目光变化的描写,其作用通常是用来表现人物当时的心理或感情变化。
清楚了么?神态主要是动态描写,主要关注当时的神情变化。而肖像描写并不关注变化,而是人物的一种常态,是人物肖像的一部分,比如,如果人物长期总是嘴角下拉着,那么这是肖像描写;如果人物当时由于对某件事产生不满,嘴角往下拉,这是个动态的过程,这就是“神态描写”。
+++++++++++++++++++
欢迎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