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2019-05-27 12:15:37)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阅读策略,使文章结构一目了然,有利于我们把握整篇文章脉络,复习效果事半功倍。借助思维导图将课文转变为图形。即:照片和图画表示,将其在平面上艺术地布局,再用一条曲线将其串连起来,形成一幅画面,从而直观地表达了课文的全貌。通过思维导图把原本枯燥抽象的课文变成了一幅图画,形象直观的展现了课文的全貌。它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有效提取文本关键信息,将关键词抽出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将文章用图标,符号,数字,箭头,关键词等画出思维导图,从而理清文章脉络结构和琥珀屋的历史,让学生绘制课文的思维导图可以强化学生对琥珀屋历史的了解和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解读。掌握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对于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提升对名族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反思有积极作用。 2018年11月28日,应兰州市赵多山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之邀,在兰州市51中,我和51中李敬曼老师一起对Module 2 Module 2 Unit 1 Cultural Relics—Reading 这节课进行了“同课异构”。这是对工作室的合作探究理念的第一次课堂教学尝试。对我来说,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重要的历练,让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下面我将对这节课进行的深入的剖析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中心话题是“文化遗产”,内容涉及文化遗产的含义、特点、种类、归属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好文化遗产等话题。整个单元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学习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设计和展开的。
本节课阅读(Reading)部分介绍了俄罗斯稀世珍宝“琥珀屋”的有关史实。主要内容:琥珀屋的来历和构造过程;为什么普鲁士国王把它赠给了沙皇;它是如何成为奇世珍宝的;琥珀屋在二战中的神秘失踪以及新琥珀屋的重建。通过真实有趣的内容,不仅让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有关的语言和知识,提高阅读理解的技能,还增加了学生对琥珀屋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知识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叙述琥珀屋失踪的来龙去脉,从而增加对阅读文章篇章结构的理解。即: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件昂贵的艺术品,它是一个国家和文化的象征,是当时劳动人民智慧和手工艺的最高水平和精华体现,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通过对文化遗产的研究,我们可以研究当时的艺术,建筑,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关系等等,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历史,热爱自己的本土文化,珍爱和保护文化遗产。
二、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是一篇介绍琥珀屋历史的记叙文,属于叙述类文体,此类文体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获取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事实(facts),通过预测、略读、寻读、思维导图等阅读策略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对文本信息进行深层解读的阅读能力。。面对这样一篇人名和地名都比较长且复杂的阅读文章,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里让学生既能理解文本信息又能反思文本,提升能力,经过反复思考,笔者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处理,依托工作室的合作探究教学理念。设计了行之有效的任务,依托问题、任务和思维导图层层展开。围绕“Amber room”这个核心,将这节课设计成一节阅读、合作探究、画思维导图、总结评价的综合阅读能力提升课。
三、教学过程
Greetings: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I am very honored to be here and share a story with you. I am Miss.Tan, Welcome to my English world. Hope you can experience something different and special today!
Let’s
return to our topic today: Cultural Relics.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it?
Cultural relics is something precious/rare/valuable/ancient. It tells us the past. It has a long history, which is the symbol of the country and its culture.
设计意图:复习环节是引出单元的主题“文化遗产”,让学生对于文化遗产的概念有全面宏观的理解。
在课堂之初,带领学生一起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 To learn about the amber room
2. To draw a mind-map
3. To introduce the amber room.
Step1: Lead-in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琥珀:
T: Do you know what amber is? Appreciate some pictures about amber.
Amber is the fossil (化石) form of resin (树脂) from trees. It takes millions of years to form. It is used for jewels and decorative objects. But can you imagine a room made of amber? And let’s explore the amazing story behind it!
Step 2: Task Presentation
Task1: Skimming to get the main idea
Task3: Draw a
mind-map
Task4: Students show
Prediction:
设计意图:通过琥珀屋视频的导入和对文章标题发问,激起学生对琥珀屋的兴趣和向往,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作性思维,从而使学生渴望了解这样一个俄罗斯的稀世珍宝“琥珀屋”,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唤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Task1: Skimming to get the main idea (5 minutes)
1. What is the story about?
2. How does the story develop?
3. Who are mentioned in the story?
(Circle the time and the names, underline the events.)
设计意图:Skimming 环节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从宏观到具体,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浏览文本,抓主旨大意,抓写作思路,并学会用符号捕捉文章的关键信息的阅读能力,如:用圆圈圈出时间和人名,重要事件用下划线标注等。通过设疑法和各种主题任务的设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本课内容进行的一次全面的宏观的信息把握。
1. What is the story about?
It mainly talks about the amazing history of the Amber Room.
2. How does the story develop?
By time order
3. Who are mentioned in the story? Circle the names and the time, underline the events.)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的分析,延伸人物的历史信息,强化对文本内容的深层解读:伟人创造了历史,琥珀屋因为与俄、德历史上伟大统治者息息相关,所以才会有如此伟大的历史。
Task2: Scanning to get the details(7minutes)
设计意图:Scanning环节通过思维导图对文本细节进行了梳理,让同学对琥珀屋的历史有更全面更鲜活的理解。即:文本内容的两条线索的呈现:琥珀屋的历史就是俄、德两国及其关系的历史。
Step3: Cooperative Study
Task3: Draw a
mind-map (10minutes)
the Title
The Topic
Main facts
Key words:
Who\What\When\Why\How…
Marks:
Shapes: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绘制思维导读全面深入地分析和理解文本信息.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阅读策略,使文章结构一目了然,有利于我们把握整篇文章脉络,复习效果事半功倍。借助思维导图将课文转变为图形。即:照片和图画表示,将其在平面上艺术地布局,再用一条曲线将其串连起来,形成一幅画面,从而直观地表达了课文的全貌。通过思维导图把原本枯燥抽象的课文变成了一幅图画,形象直观的展现了课文的全貌。它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有效提取文本关键信息,将关键词抽出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将文章用图标,符号,数字,箭头,关键词等画出思维导图,从而理清文章脉络结构和琥珀屋的历史,让学生绘制课文的思维导图可以强化学生对琥珀屋历史的了解和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解读。掌握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对于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提升对名族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反思有积极作用。并为之后的Students Show做了充分准备。
Step4: Students Show (5minutes)
Task4: Students show to introduce the amber room
Step5: Summary &Evaluation (5minutes)
The amber room is a cultural relic that has a long history. It can tell us the past life. The amber room is the symbol of Russian and Germany and their cultures, which tells the history of Russian and German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2. What role did the amber room play between Germany and Russia?
Germany
The amber room witnessed the history of Russian and German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hich is like a bridge between two countries.
3. Why should we value the cultural relics?
By studying the cultural relics, we can learn about the past life, remember the history, value the present and we will have a peaceful and harmonious future!
Task6: Homework
1.
2.
四、教学反思
没有比较就找不准差距,没有反思就得不到提升,没有变革就无法有新的进步。思想的火花往往会碰撞出智慧的灵光。通过对比学习及反思,我认为我的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其一,在设计上,我对本课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利用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口语表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上开设讨论、探究、绘制思维导图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身的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对于有难度的问题,设置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员们集思广益,增强其合作意识和能力;其二,在选材上,我进行了充分的课堂预设,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有效的资源。为了降低难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我在给出图片的同时,给学生一些有关琥珀屋关键词的提示,同时限定其讨论的范围和方向,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料”可谈,有“话”可说。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本节课师生互动有效推进的有效保障。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缺憾:其一,在Students show任务的设计上,侧重学生情感的触动,设计太过开放,从而在绘制思维导图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其二,本节课是因为在陌生环境下面对陌生的学生,“收”与“放”的“度”没能把握的很好,“收”的多,“放”的少。经过反思,我认识到,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应设置阶梯式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参与的主体。
五、教学感悟
教学是艺术,需要碰撞,需要研究,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同课异构,是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知识背景、教材理解、学生实际备课上课,从而展示各自的教学构思、课堂结构、教学策略及教学个性。可以说,同一课题,由来自不同学校的两位老师“同构”,本身就是一幅精彩纷呈的绚丽画面,给参与者自身及前来观摩的老师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众所周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做到求新、求异、求变、求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支撑起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兰州51中的“同课异构”活动已经成为停留在我们脑海中的教学记忆,但作为一名成长中的青年教师,其活动过程留给我的回味是无穷的,感悟是至深的。一方面,我们必须树立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采众家之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此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入挖掘教材,精心备课上课,主动挑战自我,不断超越创新,方能领悟“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之美,这是因为,教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在教师成长的道路上,教师需要专心好学、不断进取、不断超越,方能达到一定的境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英语教学,其思路、策略至关重要。如何整合教材,如何创设情境,如何组织学生并调动学生参与合作、交流与分享,如何让学生有“料”可谈,而不是“天马行空”,是让一节课出彩的关键,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实践性问题。因此,当代教师要具有开放的心态、敏锐的嗅觉和广博的视野,要紧扣时代脉搏和课改精神,不断冲破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藩篱,兼收并蓄,锐意进取,努力形成独具个性特色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武瑛,赵钰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外语教育,2017,19(3):32-40.
[2]蒋秀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6):192-192.
[3]熊佳.高中英语教学中深层阅读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63):91.
[4] Dhindsa,H.S.,Kasim,M. Constructivist-visual Mind Map teaching and science,adult students achievement[M]. METSMaC,2007
[5] Ward,J. Mind Map teaching and science,adult students achievement [M]. METSMaC,1998
[6] 徐思煌.浅析形式图式对英语说明文阅读理解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
[7] 王新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