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答辩题(三)

(2013-05-14 20:36:1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文库

21.下面的案例中,使课堂造成了失控状态。如果你是这位教师,想怎样修改教学设计?为什么?

教学片断:

在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时,一位教师设计的新课导入:

3) 有6个桃子,分给唐僧和孙悟空两个人,有几种分桃子的方法?

1 2 3 0

5 4 3 6

师:哪种比较公平?

1:分成33的那种,每人同样多就公平。

2:分成33的那种也不公平。因为,孙悟空干活多,唐僧不干活。

4) 八戒又来了,要把有6个桃子分给三个人,每人可以得到几个?

2 1 1

2 2 1

2 3 4

师:他们对哪种分发最满意?为什么?

1:分得同样多,不用抢。

2:分给师傅1个,分给猪八戒2个,分给孙悟空3个最合适。因为师傅不干活,孙悟空贡献最大。

3:这样分猪八戒不乐意,因为他饭量最大,嘴又馋。

此时,教师已无法控制局面。

答案要点:

修改:

师:猴妈妈有6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子,可以怎样分?怎样分,他们没有意见?

生(预设):每只小猴子分3个桃子,这样他们就没有意见,因为他们分得同样多。

师: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师:猴妈妈有6个桃子,要分给3只小猴子,可以怎样分?

生:每只小猴子分2个桃子。

师:猴妈妈有6个桃子,还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子?

这样修改后,在学生看来,2只小猴子都是猴妈妈的孩子,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所分得的食物应是一样多的,这也符合社会公平性原则。因此避免了用唐僧师徒的故事使学生过多的掺入个人感情因素。用学生喜好的小猴子说事,也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和感,增加了童话故事的可信度,避免了人为编造故事的嫌疑。

22.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断,请说一说这位教师的问题出在哪里?

《认识乘法》教学片断:

教师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图画――“森林的一角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美丽的森林的图画,记住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观察1分钟,开始自发的同桌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们兴奋地抢着举手发言)

1:我发现这里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有大树、白云……

2:我发现小河里的水还在不停的流呢。

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鱼还在游。

4:我发现小兔们在开心地跳动。

5:远处的白云在飘动着,好象在欢迎我们呢。

……

十分钟过去了,学生们依然兴趣盎然地观察着,发现着,教师在肯定的同时孩子不断的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至此,一节数学课被成功转型为看图说话课。

答案要点:1.教师注意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只是尊重了学生的兴趣,而没有引导学生的兴趣,致使数学课变成看图说话课。2.教师没有把握好创设情境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关系。创设情境的运用是沟通数学与儿童生活经验的联系,有效地降低了数学的门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手段。而数学课堂教学本质上是让学生学会必需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始终关注数学教学的本质。3.教师一再强调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指向性不明确,误导了学生没能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使学生丧失了发现数学的眼睛。4.课堂教学应有效地利用兴趣去激发兴趣,使学生对学习保持热情成为学生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放任兴趣就不能从表面深入下去。教师要大胆地、及时地引导学生的兴趣和观察方向,既发挥情境创设的作用,也能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5.上例中,只要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个数并几个几个地数出来;观察花的朵数,并几朵几朵地数出来;等等。再让学生想办法算出它们的数量,就能使学生初步感知几个几,为学习乘法做好必要的准备。

2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忆自己较得意的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反思?

评价要点:1.展示一段教学片断,其中要有可供反思的亮点。2.教学反思要上升的理论高度,有教学理论的支持。3.如果反思的部分是教学失误或困惑,要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案(或下次尝试教学的片断)。如果是较为满意之处,要说明为什么好。

24.新课程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1.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发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3.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与其他的评价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发现

25.新课程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

26.如何理解本次课程改革把教学大纲该成课程标准?

答案要点: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90%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一个绝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本次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到关注课程实施过程。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教学大纲便于教师学习和运用,但是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但与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和评价的空间很大。

27.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答案要点: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和各部分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体现,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这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一方面,教材编写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材不断完善教材和课程标准。

28.谈谈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时,怎样有效地进行课堂观察?

答案要点:课堂观察是评价者在课堂教学评价时获取评价信息的重要途径。做好课堂观察要做到:1.在听课前,要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并对教材进行研究,熟悉教师的教案,确定听课的重点。2.在听课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尤其对听课重点更要详细记录,如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师的设问、讲解、演示,学生的应答、活动、参与的情况,对每一个环节的用时,以及听课者的自我感受等。3.如果是多人同时进行课堂观察,可进行适当的分工,以便更详细地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4.及时进行反馈。下课后,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要进行信息交流,围绕课前确定的重点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促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并为其他教师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29.开发与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1.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教材、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2.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实际的教育成果,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这些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3.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的支持,而且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离不开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4.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数学课程功能和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使教学起来;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30.简述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课程资源。

答案要点:1.开展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如进行统计知识的教学。2.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3.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4.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5.根据学生的现有基础和差异,设计合适的方案,组织多种活动,准备丰富的材料,精选和编排各种练习材料。6.安排组织课外活动,如课外兴趣小组。7.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总结与反思,如设计公园的游园线路。8.发挥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