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买优秀与低估购买
(2023-05-18 09:05:16)分类: 投资思想 |
资金规模大了,类似国内一些管理千亿资金,估计芒格的方法--合理的价格买优秀的公司是比较合适的。
董宝珍(凌通盛泰)
关于这个也有可能,但不是本质原因,因为从行为上伯克希尔公司在08金融危机,2000年的疫情危机过程中,手持大量现金,持有千亿级的现金,但却没有行动。这个时候伯克希尔公司已经很少践行别人恐惧我贪婪的逆向行动原则了,从而它的收益率就降低了。
伯克希尔公司现在是5,000亿美元,在历史上美国股市膨胀的速度不低于伯克希尔公司所管理资产的膨胀速度,所以机会仍旧很多,机会并没有因体量增加而发生革命性的减少,这种巨大的收益率衰减不能从机会和体量上头解释,一定是深层行为模式。
资本市场定期10多年就会发生一次严重的恐慌,在这种恐慌的情况下,10年做一次,收益率就会拉得很高,但是没有做,或者做的次数很少,只是一味地死守一些认定为很好的成长性标的,靠分红、自然成长获利,后期甚至靠这些大型公司的股票回购注销来获利,这个已经保守落后到相当的一个缺乏进取心了。
以社会进步,科技进步,生产效率提高,社会经济增长率提高,宣布格雷厄姆的方法不适合和以体量大了所以伯克希尔的收益率下降都是用现象解释重大的问题。
如果大家是伯克希尔的出资人,你问伯克希尔公司为什么过去30年的投资收益率不如早期。巴菲特会告诉你,因为体量大了,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相信,因为巴菲特也是人,有一种把自己的一些重大的问题轻描淡写。
那伯克希尔的的长期数据衰减地那么厉害,怎么可能是因为体量?美国股市在伯克希尔壮大的过程中本身并没有萎缩,规模近百万亿美元。
格雷厄姆获利是靠低估来获利的,而低估所以能发生不是由客观企业,不是由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先生的病态的情绪决定的,市场先生的病态的情绪来源于人性,只有人性变了之后,市场先生不再发疯,格雷厄姆低估才能消灭。这才是本质。
大家讨论问题常常犯下根本不抓本质,以表象来下结论,安全边际的出现是由于市场先生的情绪,市场先生的情绪源于人性,跟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科技发展水平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10年前有一个流派认为茅台酒的增长是与中国基建投资规模有关系的,所以基建投资规模萎缩的茅台就衰退了,这个理论真的是表面看问题的。还有那著名的“疫情爆发,经济一波动,所以不良率就上升一样”,是表面看问题的大师。
在芒格说合理买优秀可以获得比格雷厄姆更高收益率的这句话被传为普遍真理的过程中,事实是芒格的这句话没有事实支持,是错的。
这种错误是显然的,并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不接受?因为芒格名气太大了,不是这个问题的难度大,这不是一个高等数学,大家不能理解,而是这个问题很简单很容易,人们只是不能战胜人性,没有一种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的精神气质。
芒格也会错,巴菲特也会错,人人总要错,没有什么大事,芒格说的那些话中有一部分是错的,这些错误很容易就能被证实,当你把它证实的时候,大部分人不相信。
以合理价格买优秀是错的,我为啥揪住这个问题穷追不舍,反复论证芒格错了,因为这个话把价值投资的学术方向,导向错误的方向,真正的正确方向是格雷厄姆奠定的。这里面可能的原因也不一定是芒格错了,是传播导致的,是歪嘴和尚念经导致的。
巴菲特和芒格买的股票数量极其有限,都是可以考察的,所以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考察,就发现巴菲特和芒格所买的股票几乎没有20倍市盈率以上买过任何股票,所以事实证明他们的实践过程中是以低估的价格卖的优秀。在行为上巴菲特芒格终身没有以合理的价格买过优秀,都是以低估的价格买优秀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巴菲特芒格自身的行为也证明了,以合理买优秀是不可能获得更多超额收益的,只有低估买稳定或者优秀,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芒格却不断地表达出真知灼见揭露假恶丑,但是芒格所说的合理买优秀,是比格雷厄姆更高明的一种投资模式,本身在学术上是没有数据支持的。
但是芒格的影响力过大,这句话过度传播并且引发了严重的恶果,国内的搞庞氏骗局的利用了这句话,大肆地恶意传播,还有就是在资产管理界不断地灌输长期持有,长期持有的客观效果就是你的钱变成了管理人的钱。
资本市场上很多是顶级智商的家伙们在玩,很多时候诈骗你,你还给人家数钱。从理论上误导你,然后在诈骗你。
西方对很多非西方国家也是进行理论掠夺,告诉你不要进行行政干涉,但是那些发展中国家产业很弱,必须政府保护,但是这些发展中国家被西方的理论进行了洗脑之后,完全开放,最后一败涂地,最高明的骗术就是理论诈骗。在这种情况下吧,道理讲清楚是应该的!
我发现芒格的观点被过度传播本身存在着问题,所以指出问题所在,于是人们纷纷对我的观点进行否定,搞得我灰头土脸.。
从这一点上,我真正是通过批评芒格的观点而践行了芒格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实事求是,不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我践行了芒格的理论主义,以批评芒格的方式践行了芒格的学说。
芒格有伟大的灵魂。在投资界上,芒格的道德社会责任感应该是超过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某种程度上芒格是第一高峰,但是在某些观点上有一些问题,很正常,我们把它指出来,而且这个问题它引发了学术方向的改变,不指出来还真不行,从这一点上通过指出芒格的这个观点上的问题,其实是推广了芒格,完善了芒格。
巴菲特在实践层面又是超过格雷厄姆和芒格的!巴菲特是投资家、企业家、金融家,其实巴菲特也是政治家,与美国政府的关系经营的非常好!巴菲特的实践能力是世界第一的,在理论上格雷厄姆、芒格贡献更多!
当伯克希尔的规模大了后确实相对机会少了,但规模大了后给巴菲特带来很多社会影响力、社会资源。规模大,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坏对冲,规模不是后期收益下降原因!
同期有很多和伯克希尔一样大或者更大的资产管理机构,大家可以考察这些公司的收益和规模,没有必然相反的联系!
西方石油在疫情爆发后从40美元跌倒8美元,然后用了两年涨到60美元,成为一个经典的安全边际,践行别人恐惧我贪婪的不是伯克希尔而是另外的人!注意我用伯克希尔不用巴菲特,因为很可能现在伯克希尔决策人已经变了!
过去二三十年伯克希尔的收益率已经质变到相对中庸和不好了,对这样一个客观事实作为全球价值投资的求索者,是有必要作为单独的课题拿出来深入研究的,可是我们以理性标榜的价值投资者却不见,而且也不给出合理的解释。
这种现象还跟另一个情况也是相反的,就是投资越老越有经验,就跟中医一样越老水平越高,这个更值得研究。
是不是老了以后知识成就导致投资机会的把握能力下降吗?这也是深入研究才能给出答案的,但现实是什么?就是盲目崇拜了,不可以有任何质疑,哪怕你提出问题,也是被打的鼻涕脸肿,还搞什么理性投资,理性的核心特点是独立思考,你连独立都做不到,思考就更无从谈起了。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