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历史旅游文化美食 |
分类: 欧洲 |
在英国有这么个好玩的说法:”当钟敲四下,一切为下午茶而停下”(When the clock strikes 4, everything stops for tea)。吃了这么丰盛的三层咸点和甜点,我看是不必吃晚餐了。
这个在1840年代贵族阶层之间流行起来的吃法,可以想见规矩很多,譬如茶加了糖或牛奶之后,茶匙不能绕圈搅拌,而是要在6到12点钟方向之间来回搅动……
不过现在也没那么讲究了,而且有些规矩连英国人自己都搞不定,譬如吃传统英式甜点司康饼(Scone)的时候,到底该先涂奶油还是先涂果酱呢?为此”Cream First”和”Jam First”两派一直争论不休,哈哈。
尽管英国以精致下午茶闻名世界,可还是摆脱不了英国少美食的印象,毕竟说到正餐,看的是扎实的烹饪功夫,传统英式料理样式少、难度不高,说来说去最受好评的就是一道炸鱼薯条。
偏偏不远处又有对美食极其讲究的法国和意大利,这一对比,就比出了何谓”美食天堂”和”美食沙漠”。
一趟英国之旅,我大概吃了三次炸鱼薯条,不过平心而论,味道不错呢,而且以我个人经验而言,在车站小店里买的外带盒,竟然比大餐厅里的还好吃。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大赞炸鱼薯条是“好伙伴”、英国披头士乐队也特别拍过津津有味吃著炸鱼薯条的专辑封面,这道深受英国人喜爱甚至自豪的食物,早已成为英国的文化符号。
这几天我兴致勃勃地看了这本《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作者是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凯特·福克斯,虽然这本书属于研究报告,但笔法非常生动活泼,出版后也引起热烈讨论,关于英国食物公认不够美味,她从英国人的性格特点剖析原因。
她说:“食物在英国人的生命中,确实不像其他地方的人那样占著重要地位,即使是被普遍认为对食物没什么品味的美国人,却也比我们更强一点,因为他们似乎对食物更加关注,即使是他们所谓的垃圾食品,也是有各种不同的口味和组合,而我们却对于简单的两三种食物安之若素。”
”我们是羡慕法式烹饪,但又厌恶法国人那种无遮无掩、偏安美食的言行。在英国,如果对食物高度关注,会被大多数人视为一种相当古怪的行为,甚至是一种道德缺陷。”
“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英国人不愿意表现出过份的热情,更不愿意沈沦于欲望或感官刺激,对于他们来说,与其花费心力做出一桌精美的大餐,可能还不如对糟糕的食物开个玩笑,来得愉悦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