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一窥《野性的呼唤》作者杰克·伦敦的家居生活

标签:
旅游美国文化收藏历史 |
分类: 作家 |
加州知名的纳帕酒乡旁,还有一个索诺玛酒乡,名气稍低,但这里曾经住过一位大名鼎鼎的小説家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
他出身贫苦,不过在27岁那年写出了《野性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之后名利双收,便大手笔在此买下1400英亩的广大土地,命名为“美丽农场”(Beauty Ranch)。
我亲自到访,也爱上它的清幽之美,可惜男主人40岁就英年早逝,死因一直有争议,自杀?药量算错?吗啡过量?饮酒过量?而在故居这里的说法是肾衰竭(Kidney
杰克·伦敦故居在捐给加州政府后,现在正式名称是“杰克·伦敦州立历史公园”(Jack London State Historic Park),有三大参观重点:
第一是杰克·伦敦生前与妻子居住的房子“小木屋”(Cottage)
第二是他倾全力打造但一完工就不幸烧毁的“狼居”(Wolf House)
第三是他的妻子为了纪念他而建造的博物馆“快乐墙屋”(The House of Happy Walls)
先从杰克·伦敦生活多年的“小木屋”(Cottage)参观起,它座落在一大片葡萄园旁边,拥有令人心旷神怡的绝佳视野。
走进屋内,我觉得最亮眼的部分就是书房,里面书桌多、打字机也多,彷佛一个小型出版公司,这也难怪,杰克·伦敦16年的作家生涯,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3部剧本,还有大量随笔,产量大得惊人。
"狼居"是他梦想中的豪宅,特别请旧金山名建筑师法尔(Albert Farr)设计,有多达26个房间,可供50人使用的大餐厅,历经三年终于在1913年完工,可惜....就在入住前一天,突然半夜起火烧得面目全非,这对杰克·伦敦打击相当大,身心受创,还负了债。
我本来要去看废墟,但走去的路上荒凉不说,还有标志写着"小心山狮出没",吓得我不敢再走,很可惜这次没看到。
虽然“狼居”没了,但是由杰克·伦敦妻子在他去世三年后所建的“快乐墙屋” (The House of Happy Walls),外观风格刻意与“狼居”相彷,粗犷的石墙很有杰克·伦敦狂放不羁的风格。
她把当初打算搬进“狼居”的家具都搬了进来,并且用心将这里打造成杰克·伦敦博物馆。除了有他的成长经历、著作介绍,还有他做过水手、淘金客、战地记者的珍贵记录。




从博物馆中的照片,可以看出杰克·伦敦和妻子感情非常好,两人到处游山玩水。事实上,这位查米安(Charmian
Kittredge)是他的第二任妻子,第一任妻子贝西(Bessie Maddern
)为他生了两个女儿,不过当时的杰克·伦敦生活不安定,为了记者任务时常东奔西跑,两人结婚三年就离了婚。
他和查米安是相差将近五岁的姊弟恋,但是兴趣相投,查米安是诗人,也喜欢跟著杰克·伦敦到处冒险,骑马、航海、旅行,夫唱妇随。先生去世后,查米安独居将近40年没有再婚,83岁因心脏病去世,临终前她流著泪说:「杰克!杰克!我来了!」

40年,短吗?83年,长吗?我觉得或许从人生的光度热度来看更有意义。
杰克·伦敦曾这样表达他的人生信条(以下是我自己的翻译版本):
我宁愿成为灰烬,不愿做为尘土。
我宁愿在熊熊烈火中燃烧殆尽,不愿窒息于乾腐。
我宁愿做一闪而逝的流星,让我的每一颗微粒都发光发热,不愿做停滞固定的恒星。
人的价值在于怎么活,而不只是存在而已。
#作家#
相关文章:【加州奥克兰】不止金州勇士有名,这只英雄狗也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