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雨果的《悲慘世界》让我哭惨了

标签:
旅游美国文化杂谈娱乐 |
分类: 作家 |
看完《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这部音乐剧的感想就是:太催泪!不过,每到夸张逗趣的酒馆老板和老板娘出场,又破涕为笑了。我给一部戏的最高赞誉就是:能让我有笑有泪。
http://s9/bmiddle/003wfp4qzy7z96Fe4XKa8&690
法国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1802年—1885年),29岁那年就因发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而声名大噪,创作力旺盛的他,之后在不断发表诗歌、散文、剧本和中短篇小说的同时,也一直在酝酿一部有关社会苦难和黑暗的长篇,终于在60岁那年完成心愿,《悲惨世界》一出版再度轰动法国文坛。
http://s3/bmiddle/003wfp4qzy7nAAc18SC12&690
故事以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冉阿让(Jean Valjean)因家人没有食物而去偷面包,结果遭判重刑,假释后虽然计划重新做人,但却遇上种种困难的艰辛历程。
http://s11/mw690/003wfp4qzy7nAtbj9ncba&690
T恤上的数字24601,是冉阿让在狱中的编号,尽管出狱,这5个数字仍旧跟著他一辈子。另一件T恤上的小女孩,是苦命女工芳汀(Fantine)的女儿珂赛特(Cosette),后来被冉阿让收养,两人情同父女。
http://s12/mw690/003wfp4qzy7nAtim4PNeb&690
除了各種不公不义的人间苦难让我忍不住流泪,剧中最最感动我的一段,就是主教原谅冉阿让偷银器那一段。
当他被三位警察抓到并押来主教面前时,既羞愧又害怕,但出乎意料的是,主教竟然亲切地迎接他,还跟警察表示银器是他送给冉阿让的,接著又拿出一对银烛台说:”您怎么没把这两个也一起带走呢?”
冉阿让目瞪口呆,机械地接了那一对银烛台,紧张得浑身发抖。主教等警察离开后,在他身边低声说:“我的朋友请永远不要忘记,您拿了这些银器,是为了去做一个诚实的人。”
http://s14/mw690/003wfp4qzy7nAtjqg7H5d&690
1980年,《悲惨世界》被改编成音乐剧,在法国巴黎首次公演,原本预计上演8周,结果太受欢迎延长到16周,因为之后的场地已被预订才不得不下档。
这股热潮继而促成英语版音乐剧的诞生,在英美剧迷期盼下,1985年和1987年分别在英国伦敦西区和美国纽约百老汇公演,都大获成功。
我这次是在旧金山的欧菲姆剧院(Orpheum Theatre)观赏的,这间建于1926年的剧院走西班牙式宫廷建筑风格,座位两旁墙上的雕刻非常精致华丽。
http://s12/bmiddle/003wfp4qzy7nAtjX763cb&690
《悲惨世界》也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最近期的一部是2012年由休·杰克曼和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版本,由于音乐剧中的曲目太好听,这个版本保留大量唱段,也让影迷见识到这几位好莱坞大明星原来也很有唱功。
#旧金山# #音乐剧# #悲惨世界# #黄依蓝# #旅游作家格格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