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课题研究困惑
(2018-08-27 09:13:19)分类: 17年小课题 |
课题研究困惑
我申报的课题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案例研究》,客观来说,这个课题很有意思,我一直想做深入的研究,这么多年我也致力于此,课堂内外时不时的总是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入,希望能给学生们有更多的启迪,在上一届刚开始的时候,我上的一节评优课就是跟传统文化有关的,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后来我又将这节课录成视频,上传到网上,参加网上晒课,目前已知被评为了“县优”,后期成绩如何,有待观望。
我所得到的一系列肯定让我坚信,课题研究的开创性和重要性,坚定了我研究的方向感。但是,为时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仍旧有很多困惑。
首先,传统文化涵盖面广,较难引进课堂。
若说蜻蜓点水的触碰文化,则语文课堂一以贯之,时刻都在进行文化的渗透,然要进行比较深入的探索,课堂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都较难。课前需要教师进行课堂安排和布置,学生进行很多资料的收集整理,上课时,也得是几节课才能展示出传统文化的某一方面,因而做起来较难。
其次,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有难度。
我所任教的是九年级,从开学第一天,我们就在马不停蹄的上课、考试,为中考做扎实的准备,课堂上跟中考无关的一概都能省则省,因为时间实在太紧,老师不敢延伸,相比于素质教育,九年级其实更多的是应试教育的指导。
第三,农村孩子欠缺一些基本的语文素养,很多能够涉及的活动都较难展开。
以学生的阅读为例子,我曾经到城里学校任教过,谈到读书,每个家长都十分重视,当我给学生开出阅读书目的时候,我在思考这些书怎么来?谁想,第二天家长们都把书给孩子买齐了,这在农村中学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要知道,有许多年来,我一直在网上淘书,淘一些杂志书籍,买来给学生阅读,家长们没有经济条件,也没有这个觉悟给孩子买书,学生的综合素养自然就差很多。
课题研究的很多资料我是平时所做,发现其实都与课题有关,如果将文化泛化,则语文教学也属于文化之内;如将课题细化,我们的每一节课堂其实就是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事情不做则不知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案例研究》路还很远,得多些点子和方法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