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山文化的地域分布

(2015-10-03 10:15:13)
标签:

365

教育

历史

收藏

文化

分类: 收藏、捡漏、杂项文章

中华文明的多元化已经是广泛的共识。

活跃在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和活跃在江南地区的良渚文化,在相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在中华大地上,各自演出了威武雄壮的活剧。有的专家甚至提出这样的看法,叫做红山、良渚逐鹿中原。这两大文化的交融,把我国远古时代的早期文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良渚文化远在江南,它的玉器,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它的玉琮,它的细曲线纹和兽面纹,它的鸡骨白沁,无不带着江南水乡的细腻、温柔、滋润甚至潮湿。只有江南这样的环境,才有良渚文化这样的玉器。

东北大地上的红山文化,它的玉器,也对应着养育自己的白山黑水。它的玉鹰和玉猪龙,它的瓦沟纹和凸弦纹,它埋藏数千年而光华艳丽的玉色,是那么强健、勇猛、简练和直白,也只有东北大地这样的环境,才有红山文化这样的玉器。

不同的地域,只能产生不同的玉器。

想了解红山文化,就应该了解红山文化的地域分布,即便从玉器鉴赏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应该了解红山文化的地域分布。有一些玉器收藏者,他们往往从玉器的沁色、雕工、形制去判断玉器的真伪,而不去了解玉器的材质和产地。其实,了解玉器的产地,特别是了解史前古玉的产地,对于我们鉴别玉器的真伪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狭义的范围来说,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它的玉器制作主要选用当地的岫玉。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透闪石类,相当多的人认为不是当地所产,但是经过北京大学王时麟教授等人的研究,红山文化古玉器和岫岩玉的透闪石属同类、同质。因而证实了红山文化玉器就是由当地所产的岫玉制作的结论。
      辽宁省有一座名山,山名几千年没有变化,它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医巫闾山。它在辽宁省中部大凌河以东,以产锦州石著名。医巫闾山是蒙古语“大山”之意。汉初的《尔雅·释器》一书记载,“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于琪焉”。这就告诉我们,早在汉代,人们就知道在“医无闾”山有叫作“珣于琪”的玉。而这种玉现在被我们称作岫岩玉。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交通不便,不可能从区域之外运进加工的玉石,因此,只要发现其它玉质加工的红山文化玉器,我们便可以确定其为现代的仿品。同样,也由于地域关系,红山文化地区气候干燥,出土的玉器大多数受沁不多,有的甚至象传世古玉一样艳亮无比,如果碰到这样的玉器,而误认为是新的仿品,将会遗撼终生。这类失之交臂的事情就是因为不了解某个文化的分布地域而对玉器的认识造成误解。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红山文化以及红山文化类玉器的分布,从广义上来说,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及河北省部分地区都有红山文化玉器的踪影。它北至西拉木伦河,东达下辽河,南到渤海湾,西抵燕山山脉南簏。在这广袤的地区都发现了红山文化玉器的踪影。

就拿红山文化最被人熟知的玉猪龙来说,在西面的河北省围场县下伙房,南面的旅顺地区,北面的巴林左旗,东面的吉林省地区,都有猪龙的踪迹。但红山文化的核心地区在老哈河中上游、大凌河中上游以及西辽河地区。从行政区划上来说,就是赤峰地区、朝阳地区和通辽地区。

内蒙古昭乌达盟地区在地改市后,改称为赤峰市。

说起辽代的上京府,熟悉辽史和宋史的人一定会知道。辽上京就在赤峰市境内。但是,赤峰市人民最引为自豪的是,赤峰是天下第一龙——玉龙的故乡。我们知道“C”字龙就出土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在赤峰境内的翁牛特旗、敖汉旗、巴林右旗、巴林左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等处都有红山文化玉器的发现。

翁牛特旗黄谷屯还发现收集了另外一件黄玉的“C”字龙。而巴林左旗的勾云形佩,敖汉旗大漥乡收集到首尾相断的玉猪龙,克什克腾旗发现的玉斧、玉环、钩形器、松石串珠,而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发现的玉管、玉蝉和玉玦,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发现的小玉猪龙、勾云形佩、勾形器、三孔器、大蛹形玉纽扣和玉斧等等,都为红山文化玉器的鉴定和研究提供了可以信赖的实物。

敖汉旗博物馆红山文化玉器的藏品极为丰富,而馆长邵国田先生又是一位极有见地的红山文化研究者,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胸襟宽广,当我们向他请教红山文化玉器的问题时,他毫无保留地提供了所有的资料。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得以对红山文化玉器的真伪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图  就是陈莺硕士在邵馆长的指导下在研究敖汉旗博物馆馆藏的红山文化玉器。

(2)辽宁朝阳阜新地区

辽宁省朝阳阜新地区最出名的红山文化遗址就是牛河梁遗址。牛河梁遗址的正式发掘,揭开了我国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那儿出土的“女神象”以及大型“坛、冢、庙”遗址,证实了辽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要早于黄河流域,它不仅使五帝传说又可能被证实,也使我国的古代文明可以和埃及、古代巴比伦、印度一样源远流长。牛河梁遗址出土了一大批精美的玉器,它不仅使我们从中窥探红山文化先民们非凡的创造力,也使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和鉴别有了可靠的依据。放置在墓主人胸前的一对玉猪龙,一方面使研究者明白玉猪龙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使鉴定者对玉猪龙的玉质、沁色、雕工、穿孔和形制有了真正可靠的标准。特别是较大的一个高10.3厘米用淡绿色玉制作的玉猪龙,它刚刚出土时龙体的40%布满了黑沁,处理以后才露出碧绿的玉质。

我们虽然至今还没有对这屋黑皮沁色的形成作出科学的解释,但是它的前后变化却因为不同照片的发表,使研究者对红山文化玉器表皮的黑沁有了深刻的理解,即红山文化玉器表皮的黑沁是客观存在的,而这层黑沁经过清洗或盘磨是会发生变化的,甚至消失的。另外,几个勾云形玉佩的出土,马蹄形器的出土,都使人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的功能和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辽西的红山文化遗址好几个是经过正式发掘的。该地区喀左县东山嘴遗址出土了著名的双龙首玉璜。

而朝阳市下辖的凌源县,位于大凌河上游,商代属于孤竹国,那里自然资源丰富,是人类理想的生存场所。在凌源三官子墓地,发掘出土了双猪首三孔玉器、大勾云形佩、玉马蹄形器等。

而最为精致的玉猪龙相传也是出在当地的建平县。

阜新胡头沟的积石冢内,也出土了玉龟、玉鸟、玉勾形器、玉三联壁等十分精美的红山文化玉器。

(3)内蒙古通辽地区

三星他拉“C”字龙的出土和牛河梁女神庙的发掘,使人们把目光集中在赤峰市和朝阳市。而忽略了另一个内蒙古地区,也就是更为北面的通辽市。也许是对红山文化玉器特有的灵感,台湾故宫博物院的邓淑萍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牛河梁不是红山诸文化唯一的中心址,肯定另有一个或更多的大中心址,位于某些荒凉的地方”。我们同样认为,草原腹地、大漠深处,极有可能隐藏着更多红山文化的秘密。

 通辽市在没有改制之前称哲里木盟,它地处松辽平原的西端,在蒙古高原递降辽河平原的斜坡上,是吉林省通往内蒙古自治区的必经之地。它南部受风沙灾害,北部雪害严重,著名的科尔沁大草原已经恶化成科尔沁大沙地。它下属的扎鲁特旗也发现了“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些红山文化类玉器。但是,由于地处偏僻和交通不便,再加上经济上的贫困和文化上的贫乏,那里出土的许多红山文化玉器流散在民间,有的成为农民烟袋上的坠儿,有的成为农民颈上的挂儿,有的成为农民腰间的别儿。尽管有的红山文化玉器已经在农民身上挂了几十年,盘得沁色都发生了变化,农民们还是把这些在收藏家眼中的宝贝看成是普通的石头,他们把这些石头叫成“老别子”,把人面形佩饰叫成“鬼脸”。这些民间色彩浓郁的称谓,使得红山文化玉器又神秘又普通。开始,慷慨的乡民们可以把腰间的“老别子”无偿地送给来访的客人,随着下乡收购红山文化玉器的人越来越多,以及政府对当地文物知识的宣传,村民们也逐渐知道自己手中的石头是好东西。渐渐地他们也开始出让手中的石头。但由于经济上、文化上和交通上的原因,这些玉器的要价还是十分低廉。

我们建议专家们把目光多多关注通辽地区,红山文化的许多玉器明显地带有游牧民族的显著标志,大漠深处,草原腹地,可能有更多的红山文化玉器,特别是通辽地区流散出来的人形玉器,虽然其材质介于玉、石之间,较为粗劣,但它们的雕工精致,造型奇特,显然隐含着众多的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神话学和宗教学甚至中国国家起源的信息。阅读这些人型玉器,也许我们可以解读出不少史前秘密。

从后来不断面世的考古发现来看,红山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良渚文化出现了类似猪龙的小玉玦,而商和周的墓地都出土了传世的玉猪龙,这些都说明红山玉器在史前文明中的交流以及对商周文明的影响。下图就是在上海闵行博物馆展出的良渚文化玉猪龙,其形制和红山的玉猪龙基本相似。

http://sc.iyipin.cn/uploadimg/image/20140519/20140519112647_80515.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