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燕《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
(2021-01-03 10:16:53)
标签:
教育语文名著阅读 |
分类: 教学反思 |
《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尼德·兰乘坐尼摩船长的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文章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书中人物都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品质高尚、献身科学、英勇顽强、不畏艰险、反抗压迫……)
这篇故事创作距离现在一百多年,随着现在科技的进步孩子们对海底和潜水艇并不是很陌生了,所以当孩子们在导读课对表现出来的这篇小说的期待程度,并没有在我预期中的那么强烈。男孩子们对书中的潜水艇环节的描写倒是表现出积极的愿望。所以我在这篇课文的交流课中的学习单中只设计了三方面的内容。请你写出诺第留斯号的航海路线图。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画出诺第留斯号潜水艇,并标出潜水艇各部分的名称。请你在小组内交流概况主人公在每个地方的见闻或故事。
我的设计想法主要与地理知识相联系。因为这个故事对于还没有接触过世界地理知识的学生,学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从宏观的角度让学生们先对诺第留斯号潜艇航行的部分有个宏观的了解,接下来是让学生就是让学生们回顾一下,带着他们航行整个地球的潜水艇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学生们有着明确的认识。这个环节运用时间比较长,但是对这个潜水艇的构造,孩子们有了充分的认识。第三部分就是让孩子随着凡尔纳奇特的幻想走进神秘的海底世界感受,奇幻历程。让学生们自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见闻。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畅所欲言分享了自己不同的感受。
这课在时间的把握上没有到位。学生们可能阅读不是特别仔细,在第一部分写出航海路线图的时候,地名记忆不是很清楚,这道题如果设计成看图标出航海路线图效果会更好。让学生更为宏观的了解世界地图。学生在潜水艇的构造画图方面运用的时间比较长,潜水艇的构造方面,班里好多同学的想象力让我惊叹。在交流自己的见闻感受这一环节,就是意犹未尽。下次课程设计方面我会在时间把控这一环节更为合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