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品“三从一大”
(2022-03-25 22:20:33)
再品“三从一大”
昨天,和一位前篮球专业队的老队员聊到了训练课的问题,他说了该如何组织训练,如何评价一堂训练课程的优劣等问题。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的视角可能更加接近篮球训练的本质吧。一个群里的群主曾也探寻过“三从一大”的问题。正好借此机会来谈一谈这些个问题。
一堂训练课程可能主要包含着以下几个要素。
其一:课程内容。
这是训练课的主体,缺乏内容的训练课,如同空洞大白话的诗词。说不到点子上,练不到点子上。球队可能需要多个赛季的训练计划,一个赛季的训练计划,准备期的训练计划,赛前的训练计划等。很多球队可能没有多年的计划,但是还是需要一个当前赛季的工作计划。在这个赛季从准备期到赛前,到比赛期。而具体到一堂训练课,则就是计划内容落到实处了。不同时期的训练课内容也就不一样。根据具体的训练阶段而设计安排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课程内容。一如一个医生让一个病人在病情的什么阶段该吃什么药了。如果吃错了药,则病情不断不能好转,甚至有加重的可能吧。课程内容是解决练什么的问题。内容不合理的训练课,还能够去谈训练质量吗?
其二:训练组织方法。
这是解决一堂课怎么练的问题。青椒、萝卜、大蒜、肉等都买来了,该如何配成一盘大餐呢?训练内容有了,如何把这些内容结合球员、训练场地条件等组织起来,进行一堂高质量的训练课呢?这就需要一个科学的组织方法。通过一定的练习形式,把这些内容串联起来,让课程内容得到最大效益的训练。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对,或事倍功半,或南辕北辙。训练方法手段是评价教练员执教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说的是思路,说的是方法。笛卡尔的《方法论》应当作为我们教练员的必修课。
其三:训练强度。
“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科学的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前面半句说的就是训练强度问题,后面说的是训练量的问题,而把强度和量组合起来,就是一堂训练的负荷。“科学的”就包含着训练内容和组织方法,内容合理,方法得当。而且,训练内容、训练方法的选择,也是在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来选取。“三从一大”是一种训练的指导思想,它不是一个训练方法。它指示着我们,在训练中需要遵循强度、遵循训练量、科学的把量和强度结合起来。一切竞技体育都是量和强度的高度结合体。量变到质变,没有量的积累,是不会发生质变的,而单位时间的量,就是强度,这个单位也就决定了质变的时间区间了吧。任何机体如果没有高强度量的积累,质变估计不易。思维的训练是不是也是这种趋势呢?无数次超比赛强度的训练才能够保证比赛强度中的正常发挥,因为你不能够确定对手会给你什么样的比赛强度。如果你的球队不能够承受对手的攻防强度,则输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其四:练习要求。
没有要求的练习也就是常说的“放羊式”。我曾经去看了中国qiaodan的多次训练课,我的感受是他在放羊,和我上大学生的篮球课差不多,甚至还没有我对普通大学生要求严格。训练中,一个队员过来和我打招呼,我吓了一跳,赶紧从看台上站了起来,向他摆摆手,让他去训练。他说:现在的球队氛围轻松多了。我心理说:球队玩了。那个赛季开局,球队战绩很不理想,他中途因病辞职了。我也在思考:我们职业球队的训练也还有很多路需要走的。那些个成功的球队,教练员对球队球员的要求都是顶级的。训练如果没有要求,或者要求的不到位,那么就是真的游戏了。从难要求不一定,但是从严、从实战出发的要求是必须的,甚至超过实战的要求。而实战的难度就是训练的要求难度吧。低于实战的要求,可能是在磨技战术,可能就是在磨洋工吧。
合理的训练内容、在科学的组织方式上、高强度的、严谨的要求下练习,长此以往,日积月累、精益求精、深耕不止,球队、队员也就在不断的进步了吧。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后,再回头细品“三从一大”,个中滋味,可能有不同的体会吧。
刚刚,单博士看到文章后,说宫指导现在比较认可:三从二大。增加了一个大恢复。训练学也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