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物画白描18描参考欣赏

(2013-10-31 11:02:18)

十八描  

白描(线描)是中国绘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内容,线条的好坏如同书法好坏一样是有一个标准的,一说到白描就一定要说十八描,那么只好先谈谈传统中国画的线描-----十八描.

十八描:指中国画家以线条勾画物象时所使用的描线方法。常用于描绘衣纹、云、水。古代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画家所形成的表现方法不同,因而其线条的用笔力度、笔迹形态也各具特点。明清以来,有人总结不同勾线方法,归纳为十八种,称为“十八描”。如明代邹德中在其所作《绘事指蒙》中所述为:“十八描”是古人所总结的线的各种描法。通过线条的力度、节奏、韵律、气势等美感效果来表现对象,以传达作者的情感。这18种描法为:

 

一、  高古游丝描:最古老的工笔线描之一,常见于顾恺之的画作。线条提按变化不大,细而均匀,多为圆转曲线。顿笔为小圆头状。线条虚起虚收,整个线条纤细而流畅,如一根蚕丝一般.常用来绘制流云/人物的飘带等等.此种描法灵动流畅是首要追求.

    http://img.blog.163.com/photo/XAe8hvXvUGn9N5VPP0d45g==/4821103401100669068.jpg   

二、琴弦描:略比高古游丝描粗些,多为直线。有写意味道,线用颤笔中锋,线中有停停顿顿的变化,大多为直线的感觉。

  http://img.blog.163.com/photo/Ecm9uEpkJ2CpLw_8Loa73g==/4821103401100669069.jpg

三、铁线描:相比琴弦描又粗些,但用笔方硬,是最常见的描法之一。转折处方硬有力,直线硬折,似铁丝弄弯的形态。用笔中锋,顿笔也是圆头。线条粗细均匀,起笔收笔皆藏头护尾,线条类似一根铁丝一般,粗细均匀而有力,常用来绘制竹杆/亭台楼阁/各种道具等.花鸟中运用不可过多,过多容易显得呆板.

  http://img.blog.163.com/photo/_d5VAY4MNv7FjD7cSVH5QA==/4821103401100669070.jpg

四、混描:基本上是一种写意画法。先用浓墨皴衣纹,墨未干时,间以浓墨,讲“浓破淡”的墨法变化。

http://img.blog.163.com/photo/_mjAecFsYPhthLp0YsZjbg==/4821103401100669071.jpg

 

五、曹衣描:即为曹衣出水描的简称。来自于西域的画家曹仲达(或称曹不兴),其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贴身如出水状,故称“曹衣出水”。受印度健陀罗艺术的影响,用笔细而下垂,成圆弧状,讲求线之间的疏密排列变化。

  http://img.blog.163.com/photo/Zy6_ujzEzO7J1ykKUPqe2w==/4821103401100669072.jpg

六、钉头鼠尾描:任伯年最常用的线描方法。叶顿头大,而顿时由于大的转笔,行笔方折多,转笔时线条加粗如同兰叶描,收笔尖而细。起笔处笔锋横切入纸,微顿后再行笔,到收尾的地方轻轻送出,整根线条的头部如钉一样,末端如老鼠尾巴一样,所以称为"钉头鼠尾描".国内最擅长钉头鼠尾描的工笔画家是王道中.http://img.blog.163.com/photo/h-AArGKiqKyBsCJ0CgKSqg==/4821103401100669073.jpg

七、橛头钉描:秃笔线描,是一种写意笔法,马远、夏圭多用之。顿头大而方,侧锋入笔,有“斧劈皴”之笔意。线条粗而有力。

http://img.blog.163.com/photo/HlEipvvEIiY9h_lzBcPeNQ==/4821103401100669074.jpg

八、马蝗描:马和之用之。近似兰叶描,顿头大,行笔曲折柔软,但很有力。

http://img.blog.163.com/photo/UeaMpA4aTuh4iXRrXHQp5w==/4821103401100669075.jpg

 

九、折芦描:用笔粗,而转折多为直角,折笔时顿头方而大,线多为直线,是一种写意画的线描方法。梁楷用之。

http://img.blog.163.com/photo/V_F603sKSMS356cfZ1PhDw==/4821103401100669076.jpg

十、橄榄描:顿头大如同橄榄,元代颜辉等人多用,行笔稍细,但粗细变化亦大。

http://img.blog.163.com/photo/bZtlNPGvaAd8UJGFaKqr6A==/4821103401100669077.jpg

十一、枣核描:顿头如同枣核状,线条行笔中亦有枣核状的用笔变化。

http://img.blog.163.com/photo/ZU7iq5YM512mGIObfC8pgA==/4821103401100669078.jpg

 

十二、柳叶描:用笔两头细,中间行笔粗。十八描中无兰叶描。柳叶描和竹叶描类似,都是虚入虚出的笔法。吴道子用之。

http://img.blog.163.com/photo/a1-Zot3XXdcjUe0Ra7NUZA==/4821103401100669079.jpg

 

十三、竹叶描:与柳叶描类似,也是中间粗两头细。

http://img.blog.163.com/photo/C3ZaAWQzq98hsMo8QQ6eRQ==/4821103401100669080.jpg

 

十四、战笔水纹描:如山水画水纹之画法。表现薄而褶多的衣纹。明代唐寅作仕女图多用。

http://img.blog.163.com/photo/o8yqc75ECVcGlxy_hS8Qsg==/4821103401100669081.jpg

十五、减笔描:指的是马远、梁楷等作大写意用的笔法。用笔粗,一气呵成,一笔中有墨色变化。大多只画个外轮廓,用笔简练到极致。

http://img.blog.163.com/photo/G2bb6gZY2pFG4vGCBlxHRg==/4821103401100669082.jpg

十六、枯柴描:水墨画笔法。用笔粗,水分少,类似皴法。用笔往往逆锋横卧。

http://img.blog.163.com/photo/vnkAFuVuqVb2oPkdkUyd1A==/4821103401100669083.jpg

十七、蚯蚓描:粗细均匀,曲折多而柔软。用篆书笔法,圆转有力。

 

http://img.blog.163.com/photo/P1DVwpdXdJJ-IFAt0KY3xw==/4821103401100669084.jpg

十八、行云流水描:表现软而弯转的衣纹。

http://img.blog.163.com/photo/a8wLwgfTGTyrOGSNsUMzag==/4821103401100669085.jpg

 

 

以上十八种描法是古人根据当时的服装(大都是宽袍大袖)领略出,有些是唐朝以前就可以见到,有些则是後来逐渐添加的,然而这十八描并不是包罗前人所有的描法,也有人主张简化为五种,或合并为三大类。擅长白描人物的当代画家董梦梅先生则指出:十八是以线条描法的形状命名,并不妥当。他针对用笔的方法,提出了「用笔十法」, 即 1. 悬针笔法 2. 抽丝笔法 3. 自由笔法 4. 铁丝笔法 5. 来无影去无踪(双尖笔法) 6. 连接比法 7. 拖拉笔法 8. 擅斗笔法 9. 跳跃 笔法 10. 倒插笔法。以上董梦梅先生细分的十种用笔方法,有些也适用於白描花鸟画中。

更清晰的常用线描图解见黄均先生的衣纹用笔种类

·白描与工笔线稿的区别:

白描是用一样深浅的墨线,通过线条的粗细、干湿表现质感和结构。而工笔线稿是为着色做准备,线条的深浅是根据设色的深浅需要来决定的,而且有些地方的线条是和着色相呼应,像头发就勾出一部分就行,白描是一个完整的效果,而线稿是服务于颜色,注重色彩相对完整的,是整个画面的一个骨架部分。所以,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白描(线描)是为了表现而存在,脱离了绘画的主题,就没有线描。因此线描前必须观察了解所绘客体的结构特点,做到了然于胸才能下笔有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