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己动手发芽菜

(2013-11-25 11:57:00)
标签:

美食


用各种豆类、谷类和树类种子培育出来的芽菜营养丰富,又称“活体蔬菜,”是中国人的饭桌常见菜。


芽菜—富含酵素、生命能量的活体蔬菜
和原本的种子相比,芽菜的营养物质更容易为人体所吸收,利用率大大增加,而且一些不良物质也在发芽的过程减少或消失。

以黄豆为例,发芽后蛋白质利用率较黄豆提高了10%左右,而其中容易引起腹胀的棉子糖等物质急剧下降乃至完全消失,避免了使用黄豆后的腹胀现象。

同时,由于黄豆在发芽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酵素(酶),在它们作用下,各种微量元素被释放出来,并生成大量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能帮助身体增加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抗癌肿的能力。可见食用黄豆芽的效果好过黄豆本身,而其他芽菜类的情况也基本类似。

http://s12/mw690/003w3hlYgy6EuLgGRjJeb&690

自己动手发出健康芽菜
目前市场销售的黄豆芽在催芽过程中,基本上都使用了化学剂。大家可以去搜索下教人生产芽菜销售的公司,有的仅化学剂就用了十多种,如无根剂,无增白剂,增大 剂,尿素等等。仔细观察一下外面卖的豆芽,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豆芽根部都很短、不发达,根本不是天然豆芽应有的样子。这都是用了无根剂的后果,自己发黄豆 芽,
根部明显会发达的多,豆芽的生命力也明显更加旺盛。

使 用经过化学剂处理的芽菜,对于身体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数年前了解到这些内幕之后,便尝试在家自己发芽菜,几年功夫,对发芽方法,工具有了不少心 得。我们不用纸,不用泡沫,不加化学添加剂,就可以发出健康好吃的芽菜给家人。今天把我们常用的发芽方法及工具分享给大家,方法很简单,使用的都是家庭常 用、容易DIY的工具。
 

水培—最适合家庭的发芽菜方法
坊间各种发芽工具及方法五花八门。简单地分类可以分成土培与水培。以我们个人的经验,我们推荐水培。因为水培的卫生条件更可控,更卫生,更适合生活在都市的家庭。接下来就分别介绍以下各种常见芽菜的发制方法。

一、 绿豆芽

绿豆芽是所有芽菜中最容易发的。只要注意一点,就一定会成功。这一点就是:尽量避光

工具很简单,您可以使用家里闲置的水壶。

http://s3/mw690/003w3hlYgy6EtAZWtRo22&690

这种老式烧水壶是发豆芽的好工具,足可以发出一家四口所需要的绿豆芽。方法是:将泡好的绿豆放进壶里,盖好盖子。每天把上盖打开,冲水进去,再从壶嘴里把水倒出来。一天换2次水(气温高频繁点,气温低的话一天一次就可以),大约4~5天就可以收获了。气温太高的天气(>30摄氏度),不适宜发芽,容易烂。

 
http://s5/mw690/003w3hlYgy6EuPslWYcb4&690

这种茶壶也可以发绿豆芽!发得数量不多,适合单身汉。

http://s9/mw690/003w3hlYgy6EuO4t63K98&690


上图是我们家最近用的工具,是一种炖锅的内胆,发绿豆芽。避光性比水壶还好。干绿豆大约铺满锅底一层即可,发出来的绿豆芽够2个人吃2~3次的。

http://s15/mw690/003w3hlYgy6EuO4QsxM7e&690

记住一定要避光,上图中就是没有做好避光发出的绿豆芽,明显可见红色。这种绿豆芽做出的菜明显发苦。

二、 黄豆芽、黑豆芽、红豆芽、荞麦芽、豌豆芽,小麦草,萝卜缨等蔬菜类芽菜发芽工具。
这里多说一点。市面上有很多现成的发芽工具,有电的,有用纸的,有用泡沫的。这里先说一下区别。

首先,我们聊聊用电的。这种芽菜机的好处是只要加上水,接上电,芽菜机的水就可以自动冲淋,非常简便。缺点是因为芽菜机里的水是反复冲淋的,而种子在发芽的 过程中,会脱壳,会脱色。所以芽菜换水一定要一次性冲淋,反复冲的话,水会越来越混浊,含有很多杂质,这样发出来的芽菜,很容易烂根,尤其是天热的时候。 要避免这种情况,实际上还是需要经常换水的。

http://s6/mw690/003w3hlYgy6EuO4WZbT85&690                         

               用电的芽菜机照片。

有的人会问,那这种芽菜机在冬天会保温,帮助芽菜生长。
答:其实没必要。芽菜在冬天生长虽然缓慢,但品质很好。例如春秋需要5~6天的发芽时间,到冬天时就会变成8~9天,这是正常的。

还有一种芽菜机是手动淋水,价格有贵(进口货)也有便宜的。

http://s7/mw690/003w3hlYgy6EuO6Hjvg26&690


类 似于上图这种,还有很多相近的款式。这种有孔芽盘的优点是可以锁定根部,让芽菜生长的很直很美观。但芽菜生长的时候根须会钻过孔盘,收获时有点麻烦,不容易取下来,事后清洁起来略微有点费事。这种芽菜盘可以层层叠起来,一次可以发比较多的芽菜,发芽菜多的时候效果还是不错的。

我今天介绍的是自己DIY的芽菜工具,花费很少,既简单又实用:

http://s1/mw690/003w3hlYgy6EuPw20Ugb0&690

1. 找两个完全一样、可以折叠在一起的塑料盘。上图这个是从一家卖料理机的店里买的,一个10元,食品级塑料。

http://s7/mw690/003w3hlYgy6EuO536Oqc6&690

2. 用手钻在其中一个的盘子四周开出小洞,总数大约10个左右。这样可以防止芽菜盘积水。完成!接下来就是发芽拉拉拉~

http://s6/mw690/003w3hlYgy6EuO59tjv75&690

这次发的是豌豆芽。泡好的豌豆种子很绿。放在第一层盘子上(有孔的),注意两层盘子中间我放了一个塑料勺垫了一下。这样水更容易流出。

http://s10/mw690/003w3hlYgy6EuO5eJGF29&690

正面图再来一张,注意第一天的种子很绿哦。

http://s8/mw690/003w3hlYgy6EuO5l7qT87&690

然后开始每天早晚换水。第二天,种子开始发芽,颜色开始变黄了有没有?换水时注意把胚芽部分损伤的种子挑出去,以免腐败影响其他种子。

http://s7/mw690/003w3hlYgy6EuO6Z8Eua6&690

第三天,看上图中发的芽更长了,种子也更黄了。

http://s11/mw690/003w3hlYgy6EuO6RjYKfa&690

第四天,开始冒叶子了有没有?注意看,每粒种子上有两个芽,一个是叶芽,一个是根部。根部会逐渐长长,互相盘起来。

http://s6/mw690/003w3hlYgy6EuO4E70965&690

第五天 叶芽更长更绿了。种子开始出现萎缩。

http://s7/mw690/003w3hlYgy6EuO40F4a26&690

第六天,看上去多鲜活的芽菜啊!

http://s3/mw690/003w3hlYgy6EuPAnCUO02&690

第七天忘记拍照,这是第八天拍的!长得好快。现在根部已经完全盘起来了。

http://s12/mw690/003w3hlYgy6EuPIbIWT7b&690

第九天,收获前拍一张照片。上图中的豆芽多么有活力啊,充满了生命力。

三 苜蓿,芝麻,油菜,芥兰,青花椰种子应该用什么工具?
第二种发芽工具,适合比较大粒的种子。但对于细小的苜蓿,芝麻类,并不适合。以下是我们摸索出来的方法。以50克种子为例,您需要以下:

http://s14/mw690/003w3hlYgy6EuO5oY6V6d&690

1. 找一个2升左右的玻璃罐,超市里就有,大约10块钱左右。盖子是什么材料没关系。

http://s5/mw690/003w3hlYgy6EuPPiOlSd4&690

2. 去日杂店买块纱窗材料,剪成约30*30cm见方。注意纱窗材料最好,比纱布透气性好。

http://s11/mw690/003w3hlYgy6EuO75G1c7a&690

3. 把泡好的种子装进玻璃罐子,用松紧带将纱窗布紧绑在罐子口上就做好了。每天早晚两次换水。如下图。

http://s11/mw690/003w3hlYgy6EuO75G1c7a&690

http://s9/mw690/003w3hlYgy6EuQ4u1fy18&690

换完水瓶口朝下。

http://s12/mw690/003w3hlYgy6EuO4xzhF4b&690
50克苜蓿大约可以收获400克苜蓿芽菜! 

http://s12/mw690/003w3hlYgy6EuQ7XXWXcb&690

这样,您就可以自己做出美味的芽菜手卷啦,亲手制作的,完全不用担心化学添加剂的污染!

最后祝愿每个愿意尝试的人都做出最健康、最美味的芽菜!


http://s11/mw690/003w3hlYgy6EuO729lwfa&690


自述:我是一个纯素食者(vegan),热爱环境和大自然,喜爱美食、自己做酵素、养生……

将定期素维天下的QQ空间推出美食、酵素的原创博文,关注我的最新动态:

微博—福侠儿:http://weibo.com/fuxiaer 

QQ空间http://user.qzone.qq.com/2921605595/main

我的素维天下纯素生活馆http://worldgovegan.taobao.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