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孝”莫过不“色难”
(2016-10-23 00:26:41)
无须讳言,儿女给父母以金钱物质,使父母能“吃不愁、穿不愁”,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这样的孝顺,只要有钱并不难做到。但要避免“色难”,即不给父母脸色看,也就是要以温和礼让、恭敬孝顺待之,且不是一时一事,是始终如一、一生一世,对于我等芸芸众生来说,是很难能做得到的。
不说别的, 我就没有做到!
我是个“苦命人”,生下来8个月,母亲就因病去逝了,从小就失去了母爱,每当我听到《世界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时,心里就五味杂陈,有的只是苦楚。再者,我的父亲是个“直人”,虽心地善良,但不懂得如何对我献出应有的“父爱”。在我的记忆中,我父亲是头脑简单,不知亲情为何物,不懂得体贴关爱自己的儿子,只知道埋头干农活的人。除了我当兵退伍回家的第二年,父子俩同三叔分家,第三年我参加铁路工作后的这个时间段,大约三年左右时间另过为家以外,直到现在,都是同我三叔在一起。我三叔有五个小孩,再加上我三叔干农活不如我父亲那样利索能干,如果没有我父亲的帮撑,要想顺利地养大五个小孩,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曾有人说,我父亲一辈子都不值得,没有自己的家,给我三叔做了一辈子的长工。想想也是,我父亲一辈子只会埋头干农活,别无它求,不懂得体贴关爱儿子,不知为儿子挣些“乾坤”,努力减轻儿子的经济负担。除了养育我到十八岁以外,我成家、买房全靠自己,可以说是“前无粮草,后无救兵”。按说,凭我父亲的能力,没有同三叔分家之前可以不管它,分家另过后才五十多岁年纪,是完全可以积累些经济财富,减轻我的经济负担的,最起码,他完全可以自食其力,几次住院的费用不用我来承担那么多。再者,如果他能为我着想,平时我给他的钱,他用不着,可以积起来,等到他因病住院用,或者结婚成家、买房发生经济困难时,再拿出来给我。但他没有这样做,钱大都给我堂弟了,就连我第一次带儿子回家,当爷爷的他,都不知道给我儿子一分一毫,显得很不懂亲情,让人还以为,爷爷不喜欢孙子呢!这些年来,我父亲住了几次院,除了今年9月份,因感冒引起肺部感染在新晃县人民医院住院的费用三千多元,由于没交农合,全部自费的大部分是我父亲出以外(他手上有钱,这些年的老年津贴)大都是我出,算起来也有几万元了,当然,这是我这个做儿子应该出的。
前几年,我买新房需要钱,银行按揭、住房公积金货款、同私人借钱,欠了不少的钱,我父亲从不过问,从不想到要帮帮我。实际上,他当时手头上是有些钱的,至少也有几千元。再者,按政策自留山三十年不变,我还有山林,父子俩的山也与我三叔一家人在分家时,分好的,可以把山上的杉木买掉,凑合起来也会有上万元,但我父亲没有这种想法,也不愿意,我就不好强求。只能全靠自己了。
再说,我母亲去逝后,父子俩一直同我三叔三婶在一起,我三叔三婶对我并是很好,都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和爱心,特别是我三婶,更是缺少这“两心”,对我不是很好。她除了没有怜悯心,对我不好以外,还在外面说我的“坏话”,把我说得一无四处,败坏我的名声。但她没有想到,说出去的坏话,又转到我耳朵里。那时,正是在生产队时期,在记忆中,我父亲在家的时间很少,长年累月在外修水库啊!铁路啊!如新晃境内的朝阳水库、湘黔铁路我父亲都到修个。总之,只要大队或生产队派工离家到外,大都是我父亲去,除非我父亲病了去不了,三叔才去。这样,我同父亲单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不用说得父亲的什么关爱了,更何况,我父亲是“木头脑袋”,不近人情,并不懂得关爱。可以说,我是在委曲和泪水中长大的,从小没有得到母爱,也没有得应有的父爱。至于我的三叔三婶,不顾及我,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分家时,我父亲只说了一句话,意思是早不分,晚不分,现在却在我需要找对象成家时分。原来,据说我三叔三婶曾对我父亲作过承诺,帮助我成家后才分家。这样便于我找对象成家。想不到,三叔三婶在这个节骨眼上,推卸责任,不履行当初对我父亲的承诺。并且分家时,没有一分现钱分,只分了房子,养的几头猪等。更能体现三叔三婶不顾及我的是,我当兵五年,镇政府补助的津贴,前四年都被他们领来用了,第五年还来不及领。我当兵回来时,连被子睡觉都没有。等等,想起这些,我心理就不舒服,对父亲没有承当应有的责任,不知关爱体贴我,需要我的时候就想到我,增加了我的许多本不该或者可以少增加的经济负担,使我“雪上加霜”,自然就有怨言了,因而,也就不可能做到对我父亲不“色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父亲的年迈,越来越感到对我父亲的“色难”是毫无用处的,更是不应该的,更何况,这种“色难”,所带来的身心危害也是显然易见的,既增加了自身的心理负担,危害自身的身体健康;又不利于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也危害了父亲的身心健康,是徒劳无益的。人生苦短,要向前看,开心快乐过好每一天,不能自寻烦恼。对父亲“色难”,实际上,也是自寻烦恼的行为。再者,父亲年已九十,时而不多了,活一天算一天。这样想以后,这几年来,我对父亲渐渐的少“色难”,或者不“色难”了。
比如,前年,我父亲因疝气动手术,我除了精心陪护以外,对花钱方面也很“康慨大方”了,为了父亲能早日康复,我还根据医师的建议,另买了近二千元的白蛋白注射液给父亲用。父亲住院十多天,农合报销以后,还用掉了我七千多元。因按揭买房,与其它原因,当时没有那么多现钱,这些钱大部分还是借来的呢!我没有对父亲“色难”。
还有,今年八月份,我父亲又因病住院一个多星期,我请了年休假在医院陪护他一个多星期,直至按父亲要求送他回家,我对父亲也不“色难”。特别是他因去年未交农合,这次住院花了三千多元,一分都不能报,完全自费,我也没有埋怨他,对他“色难”。我想,不就多花点钱吗?再者,对父亲“色难”已于事无补,毫无用处,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不孝行为啊!我不能再做不孝之子了,让年事已高的老父亲不愉快。
最后,我希望普天下的子女都能对自己的父母尽好孝,切实孝顺父母,在尽力保证父母能衣食无忧,搞好物质赡养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赡养,始终以恭敬的心态,谦和的情愫对待父母,不要再对父母以脸色,“色难”了,真正使父母既衣食无忧,又开心快乐地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