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外有别

(2016-08-04 21:59:25)

家外有别

 

  在英国,据说有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撒切尔夫人第一天出任英国首相,参加完就职典礼后回家,“嘭嘭嘭”的敲门声惊动了正在厨房为妻子准备庆功宴的撒切尔先生。撒切尔先生随口问了一句:“谁啊?”刚刚荣登首相之位的撒切尔夫人很得意,大声回答道:“我是英国首相!” 结果,屋内半晌无语,也没有来开门······撤切尔夫人明白了,她清了一下嗓子,温柔地说:“亲爱的,开门吧!我是你太太。” 这一回,虽然声音不高,但门很快就打开了,丈夫给予她一个热烈的拥抱······

  故事耐人寻味,令人深思,但所要表达的道理并不深奥,甚至可以说很浅显。就是要“家外有别”,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夫妻之间都要明白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不要让角色错乱。特别是在作为“温馨的港湾”这个家庭中,更应注重这一点。即使某一方在“外”,也就是在工作上、事业上,或者其它方面,如何获得辉煌的成就,也不能在家里得意忘形,在对方面前显摆,更不能高高在上、目空一切,说出不尊重对方的话,做出不尊重对方的行为来。一举一动都要回归自己的角色,是妻子的,要做好妻子,是丈夫的,要做好丈夫,切实做到角色“归位”。这样,才能搞好夫妻关系,增进夫妻感情,促使家庭幸福。更何况,无论是哪一方取得成功,获得辉煌成就,都离不开另一方在背后的热心支持,默默奉献。就如一首歌的歌词所说的,“军功章也有她的一半”。

  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些夫妻不懂得这样浅显的道理,不知“家外有别”,以至于把在外面的“官架子”,对人的“趾高气扬”、“不可一势”等,也往家里“搬”,在另一方面前显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无形中体现着对另一方的不尊重,如果另一方不“知趣”、不“卖账”,还会促使夫妻之间的感情更加不和谐,夫妻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直至最后“分道扬镳”,夫妻离婚的归宿。

  因此,夫妻双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一定要做到“家外有别”。就如撒切尔夫人,在“外”是英国首相,回到家里就是撤切尔的夫人一样,不能“很得意,大声回答道:‘我是英国首相!’” 而应该是“清了一下嗓子,温柔地说:‘亲爱的,开门吧!我是你太太。’” 这样才能“门很快就打开了,丈夫给予她一个热烈的拥抱······” 否则,被拒之门外也是情理之中。

  但愿都能铭记这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