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硕士干装修是人才资源的浪费
曰前,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孙俊峰,放弃当公务员的机会,带着4名装修工人到上海创业,曾站在街边举牌,曾被工人敲诈,虽然被称为"工长",却因技术不熟练只能干"小工"的活.年初,其团队加入上海某装修公司,如今每月能拿下20多个工地,营业流水超百万------.
有人听了这个消息,就此著文说,"北大硕士干装修是职业的选择自由","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环境下,职业选择自化是个人权利",如此等等,乍听起来,这些说法无疑是正确的,实际上,的确如此,不管是什么年代,是古代,还是现代,以及今后,不管在什么地方,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概莫能外,"职业选择自化是个人权利",任何政府及部门都不会干涉这种自由,只不过民众出于"关心",或者闲聊,说三道四,表明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而已,这是明摆着的,无需多费口舌.
问题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读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出仕",做官,这种思想观念已根深蒂固.直到现在还牢不可破,公务员考试,成百上千人考一个职位,并且一直都这么"热",就可见一斑.
因此, 回到"北大硕士干装修"这个话题上来,我坚信,我等芸芸众生的绝大多数人,一定会同我一样认为,
北大硕士干装修是人才资源的浪费!
"父愿子成龙,母愿女成凤",这是做为父母的共同愿望.父母送子女读书,除了尽义务以外,更多的是希望子女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有个好工作\好前程.做到衣食无忧.做父母的,谁愿意看到自己的子女,如孙俊峰一样读完大学回来干装修,所谓的什么创业呢?我相信,孙俊峰的父母也一定不愿意孙俊峰干装修的.质疑孙俊峰干装修,是"浪费学业,白读了这么多年大学".我认为,这种质疑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的这种教育体制出问题,"学非所用"\"才不能尽其用",这不是浪费人才是什么?
名牌大学毕业当屠夫\干装修,这并不是什么"职业选择自由"的好现象,其弊是大于利的,所产生的导向问题的影响是我们都不想听到和看到的:"读书有什么用?"\"名牌大学毕业回来还不照样当屠夫\干装修?".你看,"读书无用论"又出来了,以致于出现一连串的物理反应:一些农村父母不愿送子女读书,一些城市父母也对送子女读书失去信心,也给一些不求上进的子女提供了"读书无用"的由头;学校老师教育的难度也加大了,最终结果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下降,愿读书\肯读书\努力读书的人的减少,整个国民素质的滑坡.这样下去,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吗?
如今科学发展使得各种媒介丰富\网络发达,信息畅通无阻,这是科学发达的必然,是好事.问题是,"好事"如果不注重选择,权衡利弊,也会变为坏事,比如网络谣言的传播,就是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发达\传播迅速这个"好事",变为传播谣言的坏事,比如,各种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等.这些都是典型的把"好事"变为坏事的例子.说到这次北大硕士孙俊峰毕业后干装修的新闻引发争议,使得"众人皆知",也是把"好事"变为坏事了.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危害性是显然易见的,并且还会持续发酵,影响深远.
为此,我希望这种负面新闻还是不登\不播为好.写作者和媒介必须权衡利弊和取舍,具有底线和良知,切记不要再把"好事"变为坏事了.为他人,也为自己,为我们的教育.
(今天上午事多,中餐都没时间做,和儿子店里吃的快餐,因而没上网,晚饭后爬中坡山回来已是9时多,急上网,挥笔而就,写了以上这些,不一定对,难免有错,当博文发,就算今天任务,发完洗澡睡.不能回访和回复,对不起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