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碎思录(二)

(2014-12-10 14:37:03)
标签:

                          碎思录(二)

 

      关于作家的名分。按一些书上的解释,要满足两个条件之一,才能成为作家:一是以写作为业者;二是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先说第一个条件,要想以写作为业,靠稿费谋生,肯定会有写作的硬本事,有“两把刷子”,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有报刊使用,有出版社出版发行,稿费才源源不断,版权费才滚滚而来,自然就有成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作家了。再说第二条件,也就是虽从事文学创作,但不是“主业”,而是“业余”,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不靠稿费谋生,还有“主业”,从事如党和政府部门或企业单位等的各类工作人员。这就有些说头了。众所周知,如今作家“满天飞”,可谓满大街都是作家,与前些年说深圳一个砖头砸下来,不砸到老板,就砸到经理一样相类似。因为出书没有“革命战争年代”这么苛刻,只要作品不违法、不反动,都可以自费出书,这样一来,自费出书就成了一种时尚。有的人,为了赶这个时尚,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实现自己的“作家梦”,只要把自己在报刊上刊登的“豆腐块”,结集起来,自费出版就行了,不管能不能卖出去,有没有人要,有了书的“硬通货”,就可以申请加入相应等级的作协,成为什么级的作家了。实际上这种没有成就的作家,不会得到社会和公众的承认,有的甚至成社会和公众的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笑料,只能孤芳自赏而己。最后只是说明一问题:作家的名分已愈来愈贬值,就如专家成“砖家”,教授成“叫兽”。这是一种虚华,一种浮躁,是作家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另,说几句题外话,我这些年来也写了一些"豆腐块",但我有自知之明,就我这"半桶水",在写作上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一辈子都当不了作家.去年,有博友在博客上,把我列入侗族作家之列,要我出书,加入什么协会,什么侗族作家QQ群,我看到后,要博友及时改过来,以免让人笑话,至于出书\加什么的事,我只能一笑了之,置之不理.这可能"好心没有好报",有负于博友的好心.说心理话,写也好,开博客也好,我只有一个目的:好玩!更何况,报刊与单位网络采用了,还有一笔小小的收入,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榜样的力量。有一句俗语,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实际上,榜样的力量并不是无穷的,而是有限的。为什么这样说?举例可证之。比如,焦裕录,是县委书记的榜样;孔繁森、杨善州是地委书记的榜样;郑培民是省委书记的榜样,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说法,学了几十年或几年了,应该各级“好官”遍地开花,政府廉洁清明,社会风清气正才对,为什么这些年来,各级、各种腐败官员如韭菜一般割不尽,前赴后继,越来越多呢?可谓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按民众的说法,“科级以上干部,全抓起来,可能有冤枉的;处级以上干部,全抓起来,没有一个是冤枉的。” 虽有些夸大其词,但可见一般。如雷锋,是群众做好事的榜样,也同样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说法,学了几十年了,应该“雷锋”遍地开花,民众的思想道徳素质不说都“顶呱呱”,也会有普遍的提高,是非分明,团结互助,社会和谐,让“人间充满爱”了,为什么还会存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是非不明,美丑不分,“笑贫不笑娼”,道徳沦丧,以及老人摔倒在地扶不扶的“小儿科”问题呢?致使社会成了“互害型”社会,处处是“陷阱”的社会,毒大米、毒生姜等等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防不胜防,从而使民众“谈食色变”,“拿出筷子吃肉,放下筷骂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敢做好事,不愿做好事,等等,反而生活富裕了,精神萎缩了,思想变坏了,道徳滑坡了,安全感少了,幸福指数低了。如此等等,都有力地说明了榜样的力量并不是无穷的,而是有限的,是靠不住了,即使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学习,又是拍电影、电视;又是出书,又是组成报告团进行巡回宣讲,宣传的标语口号满天飞,做到家喻富晓,众人皆知,又能怎样?到头来只是一种徒劳,一种劳民伤财罢了。要想使各级官员能回归“人民公仆”的身份,能践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最终,一方面,还得靠民主监督,靠政务公开,让“群众的雪亮眼睛”把官员盯住;另一方面,还得靠法制,“依法行政,依法治国”,让“制度的铁笼子”把权力“关起来”;再者,还得靠民众掌握官员“权力的把子”,让民众决定官员的任用和升迁,使官员始终跳不出民众的“手撑心”。同样,要想使国民素质得到提高,做到团结互助,社会和谐,风清气正,是非分明,使“人间充满爱”,就必须,首先要以“官正”促“民和”;其次,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惩恶扬善”制度,努力形成“从善如流”氛围,使各种“丑”与“恶”,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使各种“美”与“善”,如芳香四溢的鲜花,人人爱。并且以身作则,争先恐后,比学赶帮。惟有如此,才能按时下十分流行说法,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另,说几句题外话,我也经常做好事,经常帮助人,但我不认为我是在学雷锋,这是我有良心的使然,品德高尚的体现。我想,只要一个人还讲良心、有道德,做好事是顺理成章的事。再者,没雷锋的时代先人也在做好事,他们学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