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献血加分”有“四损”

(2014-10-07 13:24:56)
标签:

                                      “献血加分”有“四损”

 

       报载,今年7月,浙江省浦江县出台政策,无偿献血超过4000毫升,直系子女参加中考可获得加分。其中,献血4000毫升加1分,6000毫升加2分,超过8000毫升加3分。

   “献血加分”政策,乍一看,出发点是好的。其目的是为了激励和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解决献血率过低而引起的时下越来越严重的“血荒”问题,保证血站、医院有足够的血量供应给需要输血的患者。

       问题是,事物都有两面。也就“利”和“弊”,在取舍时,一定要研究和分析,权衡利、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无凝,必须获取“利”大于“弊”的,舍弃“弊”大于“利”的。“献血加分”政策,只要稍作分析,就不难发现,是“弊”大于“利”的,是好心办坏事行为。这个“弊”,概括起来有“四损”。

      一是有损无偿献血的公益性本质。众所周知,无偿献血,是一种不夹带任何私心、私利动机,完全出于个体自愿的“功德无量”的公益性行为,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实行无偿献血中考加分政策,实质上是侵蚀其公益性本质,诱导民众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卖血行为,变相的把“无偿”变成了“有偿”,无形中加深民众对无偿献血的功利性认知,使民众更加不愿意参与到无偿献血当中来,最终会使“血荒”更严重,从而葬送整过无偿献血事业。

       二是有损公平。“献血加分”政策,可以说,一来是政府部门人为的制造新的不公平,是“拍脑袋”决策,“想当然”所结出的“歪果”,二来是一种新形式的“拼爹”行为,爹、妈有血可献,为了子女,管它自不自愿,尽管“拼血”就是,一切为了孩子,在所不惜!由于身体或年龄原因不能献血,无血可“拼”的父母,只能“望血兴叹”,对不住自己的孩子了。这不仅背离了无偿献血的自愿原则,而且对父母、对孩子的极大不公平,有悖于我们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公平愿则。

      三是有损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正直、善良,要公平、正义,要努力学习,依靠自己的力量上初中、高中、大学,直至将来走上社会,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所需的一切,成就自己的梦想。不能靠“拼爹”,更不能靠歪门邪道、不择手段,直至违法犯罪等。“献血加分”政策,无凝是违背对孩子进行这些教育的,使孩子在受教育阶段,就“享受”这种“不公平”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就会有可能成为“不公平”的制造者。这也不利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融洽和家庭的和睦,因为父母有血可献就可皆大欢喜,无血可献只能带来父母的自责和孩子的抱怨

       四是有损政府部门的形象。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前,应该要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的,要进行可行性评估,公开广泛地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事关民生和政府形象的政策,必须慎重从事,小心翼翼,站得高、看得远,认真权衡利弊。否则,所出台的政策就会“吃力不讨好”,好心办坏事,有损政府部门的形象。因此,一定要提高政策的制定水平,使制定出来的政策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违反公平、公正和公序良俗,能被广大公众所接受,能惠及民生,实现政策制定的目的。

      要缓解“血荒”,保证血量供应,最终还是得靠宣传和引导,呼唤民众参与意识,以此形成浓厚氛围,使民众能自觉自愿,坚持参与无偿献血的公益性队伍中来,成为无偿献血的积极分子。任何以功利性的诱导民众无偿献血的政策,其结果都是徒劳无益的,只能证明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的水平低下。是另一种不作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