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与伤害
看了这个题目,读者诸君一定会感到难以理解,关心是一种做人的美德,怎么能与伤害这风马牛不相其纠缠在一起,是不是为了使文章的题目更能吸引人的眼球,从而提高文章的阅读率呢?
非也!只要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就会明白了。故事是这样的: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位朋友遭到别人的诽谤,而这位朋友却被蒙在鼓里,一点也不知情。
一个人把别人诽谤这位朋友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苏格拉底,并对他说:“请你把这些都转告你的朋友,免得他总是遭受伤害。”
过了一些日子,这个很关心别人的热心人问苏格拉底:“你把那些诽谤告诉了你的朋友了吗?”
苏格拉底说:“我没有功夫。”
热心人摇摇头说:“你总是很忙的。但是,不管怎么忙,你总还得关心你的朋友哇!”苏格拉底回答说:“你说的很对,我们都应该关心自己的朋友。”
又过了一些日子,那个热心人又问苏格拉底:“你把那些话告诉了你的朋友了吗?”苏格拉底还是那句话:“我没有功夫。”
热心人终于按捺不住了,抱怨说:“人们都说你是很感情的,没想到你对朋友居然这么不关心!”
苏格拉底说:“你误会了,据我所知,恶言不让当事人知道,它是没有什么杀伤力的。在这种情况下,能给朋友造成伤害的,倒往往是朋友的关心。”
哲学家不愧为哲学家,总是与众不同,能明白关心与伤害只是一步之遥,有时看似关心,实际上是伤害。
这就要求我们,在关心朋友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要知道什么是关心,什么是伤害。即使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关心朋友,发自内心的,并且这种关心名符其实,洽到好处,是朋友非常需要的,如“雪中送炭”,
或者如“锦上添花”, 但也必须讲握方式方法,尽力维护朋友的自尊,体贴朋友的感受,设身处地地为朋友着想,切实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以人”,
以免伤害朋友。
实际上,关心朋友也是一门学问。为什么有时会遇到关心了朋友,朋友却不领情,“好心变成了妒肝肺”,“ 好心没有好报” 呢?
就是因为不懂得如何关心朋友,不注重方式方法,“热情过度”、“ 过犹不及”, 其结果,在无形无意中,伤害了朋友。
古人云:“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其时,这是古人提醒我们要注意诸如故事中向苏格拉底打“小报告” 的所谓“热心人”,
也就是“是非人”。 现实生活中的这些看似“热心人”, 实际是“是非人”, 是 不知“闲谈莫论人非” 的,他(她)们
或者出于热心,或者出于歹心,不管出发点是什么、动机纯不饨,其最终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害人。对这些“唯恐天下不乱”、“ 挑拔是非”,
想“坐山观虎斗” 的“热心人”、“ 是非人”, 更应该警惕并远离才行。
对朋友关心如此,对小孩的关心亦一样。有的父母要小孩“一心只读圣贤书”,
什么都不要小孩做,看似关心,实际上也是伤害。因为过度关心就是溺,溺出来的小孩会怎样,其后果不言自明,在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因此,一定要学会关心,掌握好关心的“度”, 切实防止使关心变成伤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