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匠选徒弟
有一个老锁匠开锁技艺非常高,为了不让技艺失传,他选了两个年轻人做徒弟,想从中挑选一个做他的传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用考试的办法来决定到底选谁。
他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让两个徒弟来打开。大徒弟只用十分钟就把保险柜打开了。二徒弟则用了半个小时才把保险柜打开。
操作考完后,老锁匠又开始心灵测试。他先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的钱,全是百元大钞。”他又问二徒弟,二徒弟支吾了半天才说:“师傅,我什么也没有看到,而且,你只是让我把锁给打开。”
老锁匠宣布考试结果,他选择二徒弟作为他的传人。大徒弟心里不服,众人也都很纳闷。这时,老锁匠说话了:“不管是干什么的,都应该讲一个‘信’
字,尤其是干我们这一行的必须要做到。在我们的眼中只能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应该视而不见,否则,有贪心、有私念,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开锁人只有给自己心灵上一把锁,把贪心和私欲牢牢地锁住才行。”
“无规矩不成方圆”。
家有家规,行有行规,开锁的这种行业也一样。正如老锁匠所说的,开锁时“眼中只能有锁而无其他”,并且“只有给自己心灵上一把锁,把贪心和私欲牢牢地锁住才行。”否则,因“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违背了行规,失去了信用,今后谁还敢相信开锁匠,请开锁匠开锁啊?这不是自砸饭碗,自毁行业吗?久而久之,开锁这个行业就有可能不存在了。
从老锁匠选徒弟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老锁匠是很深谙这个道理的。
实际上,我们干什么工作,做什么事,都是有规矩的,并且这些“规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事物的变化,在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以适应和满足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中的需要,以保证事物有利、有序地发展。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行业也自己的行规,否则,就会乱了套。
这就要求我们,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严格遵守“行规”,必须如老锁匠所说,“给自己心灵上一把锁,把贪心和私欲牢牢地锁住才行。”这样,例如,开锁的,就会心神专注地开锁,直至把锁开好;为官的,就会廉洁自律、勤政为民,不会搞腐败。总之,就能立足各自的工作岗位,坚定信念,严守信用,遵纪守法,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把工作做好。从而实现社会的有序、和谐,人民安稳、幸福。
老锁匠选徒弟,不选有“才”,
开保险柜只用十分钟,但少德,看到“里面有很多的钱”的大徒弟;而选少“才”,开保险柜要用半个小时,但有徳,“我什么也没有看到”的二徒弟。可谓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选人用人”
课。由于众所周知,并且限于篇幅的原因,我在这里就不多费口舌了。
但愿都能遵循“锁匠选徒弟” 的“法则”, 选对人、用好人,更要做好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