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苏洵教子
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世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中,唐代有2人:韩愈、柳宗元;宋代又6人,除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外,剩下的3人便是苏氏三父子,真可谓:“一门三父子,皆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他们是四川眉山人)。成为我国文坛史上不多见的奇特现象。
事实上,据传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幼时非常玩皮,贪图玩乐,不思学习。苏洵经常教育他们,然而这种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尽管如此,苏洵并未釆用“打骂”教育方式,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入手,耐心细致地引导其入门。每当孩子们打闹时,苏洵就躲在旮旯里读书,聚精会神,神釆飞扬。当孩子们围过来时,他又静悄悄的,并将所读之书“藏”起来。孩子们发现了父亲的这个“怪现象”,很好奇,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便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渐渐的,他们也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爱上了读书。通过努力发奋,终成大器,成为文坛的千古绝唱。
苏洵教子,至少给我们的启示有二:一是要言教更要身教,要以身作则,为小孩做示范、做榜样,使孩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二是要重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做到自愿、自觉,便“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这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子方法,不妨一学。
加载中,请稍候......